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对于孩子们的英语“萌芽成长”阶段的教学,我认为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尤为重要。当然,良好的观念也应落于实践。因此,我将结合我执教的一节Unit 2 I’m Liu Tao的课,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所理解的如何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从而营造开放灵动的生本课堂。
第一,以兴趣为引子。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教学任务的第一句话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呢?结合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我发现游戏教学是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然,我在Unit 2 I’m Liu Tao这一节课中也设置了游戏环节,游戏规则是:一名学生从老师这里抽取一张人物卡,其他学生用“Are you…?”的句型来猜测这位同学抽到的是哪位人物。(教师规定人物的范围,以便于学生的猜测更有目的性)。从这个游戏来看,学生参与度极高,当一位学生上台来抽取角色卡时,台下的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地举手猜测,课堂气氛热烈。当然,学生对于“Are you…?”这个问句的理解也更清晰了,他们可以明白这一句型适用于当自己不确定对方是不是某人的时候来进行提问,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确实是一把推手。
的确,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多和更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以学生兴趣为引子,设计创新灵活、具有一定规则、含有竞争(合作)性质且富有一定挑战性的趣味游戏能有效使学生寻求参与,习得知识,获得愉快体验。
第二,以情感为催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赞可夫认为,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活跃。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激情饱满,让积极的情绪成为一剂催化剂去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情绪体验,使其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在每一节英语课上课伊始,我总会热情地与学生们打招呼,在过程中,对于与学生的free talk,我也会微笑着与其进行交流,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或出错,或迟疑,或声音太小时,抱以耐心等待与轻声提示会让学生感受到尽管自己答不出或答得并非尽善尽美但也不会遭受笑话,反之我还会让全班学生掌声鼓励,以对其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予以肯定。当然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教师便会问:Is he/she good?全班同学则面向该生边说Good,good,very good.边做出竖起大拇指的动作。这样的正向情感的激励,相信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架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桥梁。
诚然,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要学会肯定学生的表现,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以此才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接受。
第三,以活动为导向。
“活动导向”的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活动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2次pair work,2次group work,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内化和强化。第一次的pair work,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self-introduction,以此巩固复习greeting的相关旧知,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交际语灵活使用于日常生活。第二次的pair work教师将本课重点句型Are you…?及其回答:Yes, I am. / No, I’m not.以富有节奏感的chant串联,带领说唱后,重心下移,生生互动,学生对带感的chant饶有兴致,收效良好。而Read in groups和 play in roles,学生四人小组无论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还是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大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个别后进生也能在每组组长的带领下投入其中。不过,通过小组合作,我也发现需要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时间,如倒计时,以此提高各个小组活动的执行效率。
第四,以评价为助力。
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利于因材施教,成为学生个性化提升的助力。
本节课中,在新授词not的教授中,教师示范与全班跟读后,我又分别请了几位学生朗读,此时对这几位学生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good或very good,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运用相应的多样化的语言来评价,如读的好的用Good job!/ Quite good!/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 Perfect!/ I like your pronunciation.等,对比较害羞,声音很小或者说表现欠佳的用:Don’t be nervous./ Don’t be shy. / What a nice voice! Can you speak louder?/ Never mind. I believe you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等。当然,我也在一些学生角色表演过后请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从生生互评中让所有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进步。通过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用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鼓励,建立信心,发挥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不同的评价方式,会起到不同的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应该建立在鼓励的基础之上。鼓励式评价能带来教与学的双赢。同时,也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评价应向着多元化与合理化发展,这样才会为优化英语教学而助力。
教师,在我们生本课堂中可定位成 “导游”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其首席作用则体现在以微干预式的适当引导将学生的学习始终活跃在课堂应有的范围内,通过点拨、评价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厘清混淆点;通过点评、提升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自我修补、总结方法、构建体系。这样的课堂呈现才是师生和谐、共生共荣的气氛,是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交流、补充、分享,最终达成共学、共享、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当然我也将努力朝着这一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