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英语应该是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的,但是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弱、有效注意力时间很短。对此,教师如何组织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以此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我将结合Unit 4 My family Cartoon time的教学作如下四方面的思考。
一、hold住常规
课堂的组织教学可谓是一项兼具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个人认为一名很容易能将自己课堂管理好的教师必定是在其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再实践,从而才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课堂常规的,通过让学生以此为准则,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生们也能在教师既定的准则下,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反观自身,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如何有效把控学生的课堂常规上存在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向经验型教师请教,需要通过有心关注、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学生常规的细节进行课后的反思,更需要反思后的实践亦或是再实践。
对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上课应有的坐姿,腰板挺直而不能趴在那里,要始终展现良好的精气神。其次,教会他们如何上英语课,眼睛看老师(Look at me),耳朵听老师(Listen to me),张大嘴巴大声说英语(Speak loudly),课上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再次,学生要行动一致,反应迅速。课堂教学过程是整体协作的过程,不能拖拉散慢,而要动作一致。比如教师在黑板板书,所有同学都要看着黑板;教师让打开书本或把笔放下,就只能听到翻书或放笔的声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精力的集中,而且也能使其思维敏捷、思路畅达。最后,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复习、阅读、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必要的。所谓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抓好常规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石。
二、hold住兴趣
“激励”是服务于教学的重要手段。激励机制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喜玩好动、注意力较难集中且学习目标并不是很明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平时以及本次U4 CT的课堂教学来看,班内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人仍然太少,或者说总是那几位学生在发言。英语是需要大量口头实践的科目,如果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当然,发言人数较少的原因多样,不过我想如果能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便能被调动起,慢慢地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说、肯说、踊跃说了吧。正所谓教无定法,当然激励机制也不固定,下面提及的两种机制相信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会有所裨益。
(一)巧妙创设激励情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堂40分钟的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特别有限,往往在教师新授内容结束或还未结束时,其大脑已经疲劳。此时,教师可采用正向刺激手段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引发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低段学生爱玩游戏,教师则可以创设某个游戏场景,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心里特点设计小组或大组竞赛活动;也可根据该年龄段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简单的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动画、歌曲、chant等创设激励情境,掀起学生积极融入课堂的热情,促发其主动举手参与其中。
(二)设置实物奖励。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实物奖励特别喜爱与兴奋,教师也可利用这一特点对课堂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表现优异的学生贴小星星,或大拇指。当然,一面小红旗、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个小勋章,这些奖励对于9、10岁的孩子来讲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推动力。所以,无论在新授、复习亦或者讲解练习的时候均可以利用这些实物奖励来保持住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与专注力。
三、朗读要fun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英语朗读指导,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在教师给予指导的时候,应尽量让学生有感觉。这种感觉是学生对于文本故事整体的感觉,对于情节的感觉,对于人物的感觉(包括人物动作、表情、心理、语气)等等。在朗读的时候,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培养学生表情朗读的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新授故事或对话在朗读这个环节通常第一遍会让学生跟着音频读,教师便在此过程中指导词句读音及语音语调,其实在这个时候可以指导学生体会故事及人物的情感,做出动作的模仿。又或者说可以更早一些,在第一遍看卡通的时候就应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跟读、模仿动作,要让学生觉得朗读课文不再枯燥,反而是一种富有情感、动作、展现自我表现力的事,要培养我们的学生一提及卡通,就投入到故事中去,自己便是其中的角色,肢体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去模仿动画中的人物了。最后,我们还可以设配音环节,给出卡通故事的字幕,让学生配音并自主加入动作来演绎。
四、形式要fun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英语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活泼有趣的课堂,形式多样的活动就是这一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多种多样,才可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增加课堂趣味性。其一,我们可以巧用歌曲,为课堂推波助澜。小学生喜欢唱、喜欢跳,爱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论孩子会不会唱,他们都喜欢唱出来,即使跑了调、忘了词,他们也会乐在其中。在U4 CT教学的warming-up中,一首颇具动感的shark family不仅带领学生温习了家庭成员类单词,同时也有效激起学生的热情。当然,学生在U1所学会的Good morning也可加以利用,如我们可以在U4学习Good evening时,让学生将Good morning换成Good evening来唱一唱,学生在歌声中学英语,既愉悦了身心,也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二,巧用chant,活跃英语课堂氛围。这点我在U4 CT的教学中也有涉及(如:father,father,my father, this is my father.后面将所学习的家庭成员类单词也以此句式串联成一段chant),chant因其句式简单、和谐押韵、句子流畅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因而也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上,通过饱含激情地chant,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长久地记忆单词。其三,对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方面也可设置多样化的形式,参与活动人员可以灵活搭配,学生间可以同桌互动,也可以前后桌互动,还可以四人小组自由组合,这样随机组合,能使每个学生之间都有合作活动的机会,减少“交流疲劳”。另外,例如在检查学生某个英语单词读音是否正确时,可以进行“传声筒”游戏,看看到最后一位学生那里是否仍是目标单词。在Story time或Cartoon time教学后,我们均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做配音练习,或进行故事的表演等。三年级的课堂我们应将“有趣”贯穿于始终,因为它的内容较为简单,因此表演、对话、朗诵、游戏等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大胆地进行选择,旨在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师生、生生的互动模式,实现“寓教于乐”之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的课堂活动形式要不断地丰富起来,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要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感受到无穷乐趣,从而让他愿意加入,敢于表现,喜于成功,乐于学习。唯有hold住多彩课堂,才会绽放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