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课 】 《小螺号》
情景导入:播放录音资料,创设情景。(海浪、海鸥以及音乐的声音)
师:刚才听到了什么? 咱们今天就要随着音乐到海边去。
师: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海声?浪大不大?
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好朋友——海娃。海娃的爸爸出海打鱼去了,海娃在海边望啊望,他焦急地等待着爸爸平安归来。这事,他吹起了螺号……,播放《小螺号》歌曲录音。
【寓教于乐】
1.出示课题:《小螺号》 ,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同时板书课题)
2 .欣赏歌曲《小螺号》的录音录像,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3 .老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内容。(学生边听边用身体乐器按2/4拍的拍子为老师伴奏。)
4 .教唱歌谱,识谱教学: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在歌谱中认识了哪些音乐符号或音乐记号?(学生自由的积极的举手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用铅笔画个圈。再跟教师唱一唱。
(板书):
上滑音 : 演唱时音的末尾向上滑动
上波音 : 演唱时要把原来的音唱成三个音:比如:565 676……
5.跟琴模唱旋律:用LU、Li跟琴模唱旋律。
6.填词演唱:
按节奏读歌词:(出示课件)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对谱子有一定的了解后,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填词过程中,(找出一个字唱两个音的歌词练一练)分成前后两部分分别教唱,学生就能尽快掌握。
重点教唱后半部分:“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吔”。(进一步强调上滑音、上波音的作用:上滑音模仿螺号的声音,使歌曲更加生动;上波音模仿海水的声音,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总结:这两个音乐符号起到了增加歌曲气氛的作用,使歌曲更加生动。
【练习巩固】
1 . 给歌曲分句
这首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然后按小节对前后两部分分句。
(板书):
前半部分:四小节为一句,共四句。
后半部分:三小节为一句,也是四句。
2.歌曲处理:
师:前面要唱出什么情绪?后面要唱出什么情绪?
生答:前半部分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螺号声声和海娃对出海捕鱼的爸爸的期盼的心情。后半部分舒展优美、亲切自然地,表达了海娃盼望爸爸快快归来的迫切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歌曲的整体情绪要求是:欢快、活泼、甜美地演唱。
要求:前后两部分的演唱要有区别。
2. 分组接龙演唱。(教师评出一组演唱优胜队给予加分的评价。)
3.播放歌曲伴奏,让学生跟伴奏完整演唱。(教师及时做积极地评价)
4.边唱边律动。(在唱到小螺号嘀嘀吹的时候把双手放在嘴巴旁边做吹的动作。)
5.完成课后的选择正确的音填空,再唱一唱,哪个音更有结束感!(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大海啊,故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海浪声的音频创设情境,通过问答方式展开课堂,提问学生:见过得大海是什么样的?请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大海的样子。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总结每个人心中大海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今天就来看一看歌曲的作者王立平老师心中的大海,引出新课。
3.组织教学
(1)趣味节奏:3/4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配合,前排学生唱强拍,中间排学生唱中间的弱拍,后排学生唱最后的弱拍,形成时大时小、时远时近的波涛声。
(2)三拍子的发声练习

Ya Lei la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谈一谈歌曲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优美的)
2.歌曲的情绪如何?如何体现出来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力度上提现出来,由弱到强。)
(三)探究学习
1.教师伴奏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的旋律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归纳: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教师弹琴,学生识唱曲谱,发现并讲解节奏问题。
(1)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的时值要唱足。
(3)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演唱练习。
3.教师弹琴,引导学生随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的拍子都是三拍子吗?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出两种拍子3/4和4/4)
4.完整演唱歌曲,歌曲在从什么地方(哪个部分)最能体现对家乡的思念,并谈一谈自己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加入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的故事来自主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发现从旋律的起伏,音量大小的变化等。答案可以不统一)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6.学生自主学习演唱英文歌词部分。
7.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遍演唱中文歌词,第二遍演唱英文歌词。
老师引导: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有的同学在演唱歌曲的结尾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
8.师生共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9.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乡对你来说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大海啊,故乡》这个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和情感的变化,抓住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情,在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演唱强弱处理的关键,组织活动进行自主的展示。
(三)巩固提高
播放歌曲《梦驼铃》《故乡的云》引导学生感受离别之情。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优美的语句总结:大海是宽阔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的事物,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2.课下利用网络和书籍的方式收集一些保护大海的环保资料,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