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出生赋予了我一个神圣的称谓:妈妈,简单的两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身份,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女儿的入学又赋予了我一个全新的称谓:家长,它与“学生”配套出现,又与“学校”紧密相连。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女儿已经读五年级啦,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感谢班主任姚老师让女儿带给我这本《家长必读》,让我系统了解小学高年级孩子身心特点、学习“如何当一名小学高年级孩子家长”。 做“家长”,应当是不断学习的、有规划的、以身作则的┄┄
从“序言”到后面的八课内容,我一一阅读,一课一课的学习。越发感受到这本书的分量。就责任意识、自主学习、社会实践、体育锻炼、亲子沟通、小初过渡等话题,有一些感想:
一、 关于责任意识
责任感的培养是关系孩子一生发展的大事。如果孩子被父母关爱的网紧紧罩住,伸展不出稚嫩的双翅,在被动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懒散、拖延、推诿、凭兴趣做事的习惯和心态,便会逐渐丧失学习、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所幸龙小很注重孩子们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学会旅游、学会整理等一系列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让他们学会洗衣、做饭、扫地拖地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体会家长的辛劳,增强自我责任感。一件很小的事:学校曾倡导孩子们自己背书包,自此,不管书包有多重,孩子都始终坚持把书包背在自己的肩头。
二、关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呢?书中讲了六个方面:一、用目标引领自主学习;二、用计划落实自主学习;三、在预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四、在复习中体验自主学习;五、在质疑中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六、与孩子共同创建学习型家庭。我们家长关注更多的不是她的成绩,而是她的学习习惯。回到家先复习总结,再完成作业,然后预习,基本上是共识。会和她一起分析试卷上的不足,让她整理错题,按要求完成订正,避免下次再犯,四年下来,她具有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
三、关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带她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学校推荐的科学类比赛,有国际舞蹈比赛,市作文比赛等,参加“好书分享会”爱心捐书,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生活中,我们一起种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一起做家务,摘菜、烧饭、洗碗、包饺子;一起去登山,俯瞰整个城市,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情怀;一起去公园,放风筝、骑自行车,看夕阳西下;一起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一起去旅行,感受民俗文化,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从这些活动中,孩子学会了积累和坚持,收获了爱心和自信。
四、关于体育锻炼
书中引用“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也。’‘无体者,则无德智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鲁迅教育他唯一的儿子海婴也遵循‘先兽其身,后养人心’的规律。教育家斯霞说:‘道德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知识学习乃至今后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很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每天会安排户外活动,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爱上了踢毽,连续四年坚持参加训练。为保证锻炼的延续性,我们常因地制宜,带着孩子登山、骑车、跑步、游泳、打球、跳绳等等,积极开展户外活动,让孩子在家庭体育锻炼中快乐成长。
五、关于亲子沟通
现在五年级了,女儿常常会问: “爸爸,你今天有空陪我下一盘象棋吗?”所以现在的孩子是很孤单的,有陪伴的需求。作为父母,其实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很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尽可能自己去接她放学,路上津津有味地听她讲述当天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我偶尔也会给她分析道理,正确地加以引导。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睡前阅读时光,也是我们沟通的一种途径。
最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我们应多一份关注孩子青春前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在《家长必读》这本书的引导下,能及时调整心态,顺利帮助孩子做好“小初过渡”。 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李睿妈妈 李金峰
获新北区《家长必读》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