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学生>>每周之星>>文章内容
恭喜五1中队邵浾杨获得“常州市少年科学小院士”称号
2019年秋常州市常州市少年科学小院士评比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静娟

  邵浾杨同学从小就富有好奇心,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对发明创造充满兴趣。他喜欢看《我爱发明》等科学类节目,而且在省市区“创未来”创新创意大赛中和木模,建模等科学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学习成绩优异,德智体全面发展。2016年度常州市“回家和”微摄影三等奖,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优秀和软笔书法一等奖;2017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 和国画二等奖;《你好垃圾》江苏省第五届科普剧汇演创作表演少儿组三等奖;2018年带领团队研究的《空气净化器》作品在首届江苏省红领巾“创未来”创新创意创造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获红领巾创新竞赛小学低年级组三等奖;2018年,江苏省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参演获得省专家的好评,被选拔到2019市中秋晚会汇演中;2018年新北区青少年建筑模型3D木模低年级一等奖;江苏省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一等奖;江苏省二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活动一等奖;2019年在常州市第七届青少年建筑模型之3D木模项目获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获木模项目高年级组二等奖;江苏省“星星火炬”选拔活动美术(国画专业)获低年级组金奖; “中华恐龙园冬季暖心行动”活动荣获爱心小天使。2016-2019年度每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一、一场“事故”,催生科学种子发芽

  在一年级的时候,他在妈妈的电动车上玩耍,用一元硬币把车下面撬开一个小口子,突然砰的一声,一股黑烟,像闪电一样的亮光闪过,他的大拇指和食指变得漆黑一片,疼痛感也瞬间袭来,当时他被吓呆了,忘记了哭泣。妈妈跑过来,拿起那被烧黑的小手指时,他才记起哭泣。现在他知道了那个是充电口,他用硬币把充电口的正负极短路了。这次的事故并没有把他吓退,反而激起了对科学探索的欲望,也就在科学技术探索道路上埋下了种子。他到手的玩具为了了解运作原理,基本到手几天就被他拆的七零八落。

  二、团结同学,共同探索

  在三年级的时候,他通过书籍和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了什么是电能。并在寒假中,他召集几个玩伴组成电能研究小组,探索电是怎么来的。他首先拆了一个小小的玩具车马达,在马达上接上大风叶,小电灯能发出微微的亮光。两个土豆分别插上铜片和铝片也能得到电能,让小灯泡发亮。小伙伴共同努力下,他们还用太阳能板制作了太阳能发电机的太阳能小电车。科学的魅力就是这么如此之大!期初作业展销会上,他研究成型的太阳能小电车前挤满了粉丝,而他耐心的给同学们讲解电能的知识,分享实验成功时候的喜悦。

  五年级作业展销会上,他再次展出了自己在两个月暑假研究出来“声控温泉”,展台前站满了来捧场的同学们,大家你一声我一声,或高或低,通过声音的分贝数来控制抽水电机的速度,都发现:分贝数越高,喷泉喷的也就越高,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

  三、科学海洋,小牛试刀

  他发现每次爸爸吸烟一定程度的时候,小米空气净化器就能自动运转起来,烟雾也随之消失了,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他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活,偷偷地把小米牌空气净化器拆了。通过观察和研究,他决定自己制造一台空气净化器,来吸附粉笔灰让教室里的空气变得清新起来。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寻找材料做抽风机,过滤网,但是粉笔灰检测远远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用什么方法能检测出粉笔灰在空气中的含量呢?通过搜索网上大量的材料,知道通过pm2.5传感器净化,便在传感器上建立风道口,直接接触空气,然后在风道里通用发光二极管等设备测出风道里面的pm2.5含量。虽然在网上买了一个传感器后,他还是无从下手,这太难了!远远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最后还是在爸爸的帮助下,认识了比电机更好玩的单片机,认识了用abc字母编程就能控制电机等设备的编程语言。作品《空气净化器》在江苏省首届红领巾“创未来”创新创意创造中获得小学组三等奖。奖项不是结果,而是这个研究过程再次激发了他创作研究的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科技改变生活

  他在科学的海洋里不断的遨游,用科学来改变生活也让他在科学研究路上乐此不疲地创作着。一年级开始投入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什么叫有害垃圾,什么垃圾可以回收……为期四年的断断续续探索研究,最近他又发现生活中垃圾桶虽然都分了类,但是人们往往都会把垃圾投错,和没有分类的垃圾桶一样。他有一个想法,把生活中的垃圾桶改为运动垃圾桶,抛弃传统的分类垃圾桶。在每个垃圾桶都有个AI识别系统,垃圾放到垃圾桶感应器前,通过垃圾桶上的识别系统再与大数据上对比,自动识别出“干垃圾”“湿垃圾”,在家已经投入使用几个月,还在不断地调整中。他说,等正式投入使用中,垃圾桶还能自己巡航到大垃圾桶边把垃圾自动倾倒在投放的大垃圾桶里,这样就解决了人们乱扔垃圾桶的问题。

  邵浾杨同学知道,荣誉属于过去,他将放眼未来,勇往直前,用智慧和毅力追求卓越、挑战未来,让科学创造给生活带来更多便捷,真正服务与生活,推动人类生活智能化生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