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活动记录(注:记录要延长至寒暑假的第一周)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强调生成) | 学生出勤 | 活动效果 |
9.9 | 认识什么是新闻 | 全勤 | 较好 |
9.16 | 了解为什么写新闻 | 全勤 | 较好 |
9.23 | 初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 黄雨泽未到 | 较好 |
9.30 | 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全勤 | 较好 |
10.14 | 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特点 | 全勤 | 较好 |
10.21 | 分享新闻报道 | 常夏诺、谢婉清未到 | 较好 |
10.28 | 介绍新闻种类 | 全勤 | 较好 |
11.4 | 练习写新闻 | 于森未到 | 较好 |
11.11 | 练习写新闻 | 全勤 | 较好 |
11.18 | 分析新闻要素 | 全勤 | 较好 |
11.25 | 总结新闻收获 | 张扬、丁成浩、常夏诺、谢婉清未到 | 较好 |
12.2. | 收集素材 | 全勤 | 较好 |
12.9 | 素材分类 | 刘欣雨、宋语萱未到 | 较好 |
12.16 | 独立练写 | 全勤 | 较好 |
12.23 | 新闻报道讲评 | 全勤 | 较好 |
12.30 | 分析新闻要素 | 全勤 | 较好 |
活动方案典例(1)(注:活动典例5为寒暑假第一周活动)
主题 | 了解新闻报道特点 | 时间 | 9月16日 |
活动 目标 | 引导学生学习例文,学会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写法。
| ||
资源积累 | 新闻报道案例 | ||
活动 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说说看你知道最近发生了哪些事吗?(学生畅谈) 2、刚才大家讲的这些新鲜事用一个词来说,叫什么?(新闻报道) 3、看来,一则好的新闻报道会让人们了解你身边发生的事。(揭题:学写新闻报道)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例文,了解新闻的特点 (一)、(出示例文)先来看看课文的这篇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A、题目 1、轻声读例文,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 2、其实它的内容在报道中有醒目的表示,谁找到了?新闻报道的题目就已经告诉我们报道的主要内容了,再去对照全文读读,体会这一特点。(师相机板书:题目 突出主要内容) 3、这个新闻报道的题目形式上与我们平时看到的题目有什么区别?上面的一行叫——主标题,下面的一行叫——副标题。如果还有一个题目在主标题的上面——引题。 4、每个词语都代表了它的意义所在。为什么它会有这些特点,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联系我们看报纸时的实际想想。(吸引人的注意力;报纸多,节省时间,吸收大量信息…) B、开头 1、自由读读第一段,写了什么?(板书:主要内容、交代结果) 2、题目已经写了内容了,这里又写了新闻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还写了新闻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情况) C、中间、结尾 1、第二段写了什么? 2、它与我们平时写的比赛经过有什么不同?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关于篮球比赛的段落,你比较一下。(板书:语言简洁 大致经过) 3、结尾可以怎么写?(板书:相关信息) D、根据板书小结新闻报道的特点 (二)、(出示三则新闻报道)看看,读一读,再来体会新闻的特点。 | ||
活动反思 | 本堂课我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新闻通过对比阅读新闻报纸和作文书比较得知新闻的特点,学生参与度高,活动中能够做到积极发言、思考。 |
活动方案典例(2)
主题 | 学写新闻报道 | 时间 | 9月23日 |
活动 目标 | 通过新闻报道的习作,对中年级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进行培养。
| ||
资源积累 | 常州晚报、人民日报 | ||
一、选择材料,指导写作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一些精彩的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回小记者,把这些活动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写下来。先闭上眼睛静思默想片刻,有哪些是值得你去写的?(写字、朗诵、歌唱、拔河、篮球比赛……) 2、想好了,就跟小组的同学去交流交流,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3、在练说的过程,你发现哪一部分相对较为困难?(标题和经过) A、指导写标题 B、指导写中间经过部分 1、根据刚才同学的讲述,你说说你觉得他说时有什么缺点? (一是过于详细,面面俱到 二是过于简洁,含糊不清) 2、以上两点是要避免的,写比赛是语言要简练,要把比赛双方胜败的原因概要地介绍出来,并且能相对的“点面”结合。 3、再指名练说,师生共同点评。 四、学生习作,师巡视指点。 小记者们,快抓紧时间,让你的新闻报道早早地给大家阅读吧,现在就动笔写! 五、细致修改,认真讲评 (一)自查自改 (二)邻座交流 (三)小组评议 (四)全班点评 1、展示佳作、病文 2、共同赏析,取长补短 (五)自主修改 根据刚才的评析,进一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然后当回小记者向别人报道一回。
| |||
活动反思 | 本堂课初步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新闻报道,先自写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在小标题的概括上还需要多阅读多积累。 |
活动方案典例(3)
主题 | 小小新闻发布会 | 时间 | 10月14日 |
活动 目标 | 1.鼓励学生通过多途径收集新闻,培养搜集新闻的兴趣和能力。 2.在互动、合作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着重实践“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见闻,并说出自己感受和想法”的课程目标。 3.通过交流、评议,激励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
资源积累 | 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搜集国际、国内新闻,或用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周围最近发生的事情。从搜集、了解到的新闻事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练说几遍,再想一想自己对这则新闻有什么看法。 | ||
活动 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注意规范。 (一)明确要求。 1、把握要求。 (二)示范指导。 1.观看录像。 2.讨论:发布会上有什么样的人物?主持人怎么做? (三)小组交流。 1.首先请各位发言人说说你的新闻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的,新闻的标题是什么? 2、先在小组内讲一讲新闻的主要内容。 3、在小组内讲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谁来提一些建议。建议:注意倾听,积极交流看法。 4.综合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明确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新、真。 (四)全班互动。 三、评价总结。 我们班的“新闻发布会”开得特别精彩。同学们不仅搜集了许多新闻,而且还用自己的表达才能很好地发布了新闻,说明大家会搜集,会思考,会表达。关注新闻是观察社会、走进社会的一个窗口,要努力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做闭目塞听的“书呆子”,养成收看、收听新闻的习惯。请大家对我们这一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 ||
活动反思 | 本堂课我才用观看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掌握新闻的途径、基本特点,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 |
活动方案典例(4)
主题 | 小小记者我来当 | 时间 | 10.21 |
活动 目标 |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采访”这种实践方式的一般程序。 2、通过观看课件中学生的采访实例,讨论总结出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3、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进行实地采访,共同评议并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 ||
资源积累 | 1.小记者采访内容 2.著名记者简介、种类 | ||
活动 过程 | 一、是谈话引入本次课内容: 今天的活动主题-----我当小记者。 2、记者的任务就是扑捉新闻。而扑捉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人物进行采访。 二、师生共同探讨采访基本方法。 1、我们的采访活动要开始了。可是,怎样才能做好采访呢?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要认真看,一会有问题要问大家。 屏幕出示小记者采访录像,学生观看。 学生看完录像后回答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小记者要了解什么? (2)她采访了哪些人? (3)小记者问了哪些主要问题? 三、分小组拟定采访计划,模拟采访。 1、下面,各记者团先讨论这几个问题:你们想了解什么?通过谁来了解?打算采访哪些人?小组讨论采访专题,后汇报。 2、那么谁做采访记者?谁负责录像或录音?谁做记录?在采访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呢?这些细节问题大家都要设想好。现在各小组继续制定采访预定方案,并在小组内先进行模拟演练。 3、进入采访活动:哪个小组先来? 小组实地采访,其他组评议。 四,小结,布置实践任务 1、一周的时间,各记者团要重新设立采访专题,把采访活动扩展到课堂外。各小组要分工明确。 2、同时,针对我们的采访活动,大家还要及时写出采访稿。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采访稿。
| ||
活动反思 | 本堂课学生观看了记者采访过程,然后实地操作,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形式,低年级学上可以采访高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等,但是课堂中秩序有些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