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发展目标达成 (语言精练) | 1、打造了儿童课外阅读体系--“七彩儿童阅读”,从阅读形式、阅读内容、阅读评价方式、阅读交流形式四个维度建构了红色、橙色、蓝色、绿色的七彩儿童阅读体系。 2、序列推进了低段识字写字为重点的课型研究,同时初步尝试了场景式教学和双师课堂技术的教学新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具情境性和科技性。 3、《诗意阅读》校本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开发的《蒙学精粹》也在黄汝群和许阳的初步选材,制定主题,计划等努力下,初见雏形,助力我校少儿国学特色。 4、教师在学思行的过程中,论文成果显著,三篇获奖,一篇发表,多次承担市区级调研课,黄汝群在区评优课中获得一等奖。 5、通过每月质量调研,分别从百词过关、课文内容填空、写字、读书四个方面进行了考核,扎实日常,有序推进,在日常规范的教学行为中做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
有效策略提炼(具体亮点事件) (1.每项工作先用一句话或一个标题提炼。再围绕“做了什么、怎么做以及效果或成果”来写,不要展开,语言精练,每项工作不超过150字。
2.每项工作请提供至少一张照片,并以亮点工作的标题给照片重命名。) | 打造“七彩儿童阅读”体系,点亮童年七彩阅读时光 立足于儿童本位,利用阅读滋养童心。围绕阅读的内容、形式、交流形式、评价方式打造了少年儿童的“红色经典阅读、绿色漂流阅读、橙色亲子阅读和蓝色分享阅读”,有效整合多方面资源,在晨读、午间微课程、语文课堂、班本阅读等教室学校平台落脚,以点燃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为目标,形成以教师点灯、家长助力、学生悦读三位一体的有序连结,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阅读体系。 下面我将从七彩阅读体系的三个实施主体开始阐述我们二语教研组这一学期的亮点事件!儿童的心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而我们小语人都是那位点灯人,让阅读照亮课堂,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一日之计在于晨”,首先借助晨读平台,开启一天的悦读之旅。 (教师层面)晨读日诵,开蒙启智 要有效组织晨读,首先要解决晨读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怎么检查?三个问题,在刚开学,我们教研组的吴老师主动开放了自己的晨会课堂,给大家示范引领学生晨读的要求---大声读,不拖拉,干脆利落。紧接着通过组内讨论,我们教研组确定了晨读的内容以儿童诗为主的日日诵和小古文100首,检查的方式—星级考评,先同桌互背,通过就在篇目上打个★,组长抽背过关得★,最后一月老师开火车抽背,评选出每月晨读明星。借晨读平台,开书破蒙,启智明理。 抓牢课堂主阵地,实践多元教学模式 低段的教学课堂需要情趣才能抓牢学生的上课专注力和阅读兴趣,因此这学期我们二语教研组通过组内研讨,校内公开课,区级评优课等机会,结合日常研究希沃技术课堂小游戏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趣。《我要是的是葫芦》观察葫芦实物,鲜艳的板贴贴画,《难忘的泼水节》泼水节的视频和象脚鼓配乐,《纸船和风筝》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明白了友谊的珍贵。双师课堂技术的首次尝试让我们教研组感受到了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巨大便利。一个老师通过摄像头对两个教室的学生同步教学,并能跨空间地提问,互动。多形式教学形式和情趣化的教学设计点燃学生的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蒙学牵手诗意,经典结伴传承 本学期新开设了少儿国学下的分支课程—蒙学精粹,给原本一枝独秀的《诗意阅读》课程增加了互为补充的阅读课程,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角,又传承了优秀的经典国学。两个课程都指向了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丰富阅读体验。《诗意阅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蒙学精粹》作为新新课程,面临没有教材,没有PPT,没有框架纲要的困难,我和许阳老师两人每周都需要制作下一周的教学 PPT,期初从网上,各个渠道,各种经典读物选取教学内容,规整确定教学主题。力求做到主题鲜明,每个主题下的选材精准,适合年段学生学情。 智慧背囊,以学促思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也需要不断身正为范,爱上阅读,才能成长!教师需要成长离不开学习与反思,这学期正好恰逢糖果老师许嫣娜的新书发售出,所以低段教学的专家,我们第一时间就自费购买了来阅读学习,边读边做批注,一边学,一边在课堂实践,另一边不断的反思,因此我们教研组本学期围绕低段教学和低段写话撰写了论文,三篇获奖,一篇发表,可谓成果显著。
(学生层面) 打造多元平台,畅享悦读生活 围绕悦读这一重心,充分挖掘和利用校级和班级平台,让学生阅读输入的同时学会有效的信息输出,因此创生了“与你相约,暑期阅读故事分享”“图书漂流,绿色书香流淌”“午间微课,开放班班展示平台”“班报出炉,写话阅读双把控”“阅读红色经典,争做新时代小先锋”等多个阅读活动。
“图书漂流,绿色书香流淌” 图书漂流的原本最想达到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专门阅读时间去静静的享受阅读的目标,后来在实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每月的图书漂流的期待越来越高,会好奇地问,下次漂来的书是什么书?在漂流中,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在第一时间先看这本书的小主人是谁?是哪个班的?遇到认识的还会开心的叫起来!以书会友,书成了他们之间的桥梁!在同时阅读中逐渐养成爱书的习惯。 “打造午间微课,开放班班展示平台” 打破班班壁垒,实行班班连结,基于最大化发挥语言运用价值,在各班内开展多形式的阅读交流,有阅读心得分享、好词好句积累、内容竞赛、阅读故事表演等形式,通过讲述、诵读、对话、表演去训练学生的学会复述、语言表达和想象力的提升。每周一月挑选最佳的CP组合,下周去别的班的进行展示。一班一最,一周一展成了孩子最喜欢的阅读空间。 “班报出刊,写话读书双把控” 本学期,为了提升学生的写话水平,我们延续了之前的班报讲评的育人价值,轻讲评,重阅读学习。由资深教师房丽丽和吴静娟两位老师带头出刊了三期班报,供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结合平时孩子的写话反馈,挑选精彩的写话加以修改润色,让班报成了语文写话教育的有效载体。
|
新学期教研组发展设想 (语言精练) | 1.丰富完善“七彩儿童阅读体系”,将其中散点化的活动进行前沿后续的长城设计,完善包装,打造出显性的成果! 2.教师发展上除了教学技能和教材解读能力的努力提高之外,还需要多多培养自己的才艺。 3.在课程建设上,要完善下学期蒙学精粹课程教学内容,让选材内容更贴合二年级学生学习需求。 |
感动校园事迹 (几句话提炼,不做展开,申报感动校园团队写事迹时再展开) | 儿童的心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而我们都是那位点灯人,让阅读照亮课堂,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之光再微弱,也足以烛照人类踽踽前行的历史。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就让我们小语人在这一方天地间,去寻那阅读收获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