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发展目标达成 (语言精练) | 回顾本学期,我们三语团队积极响应学校的各方工作,以踏实、务实、做实事为关键词,展开了一学期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作为一只小虾米,我要感谢各位老教师大佬们给出的帮助和支持,以下是我针对本学期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真诚总结。 1整个教研组团结协作,老青新三方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形成了比较向上的教研文化。 2学生发展阳光向上,围绕期初计划目标展开对三年级起步作文、写钢笔字、阅读训练等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培养。 3教师团队节节拔高。从积极外出听课学习、文本解读和试卷命题、撰写教学设计和教育论文的理论方面,再到积极承担校级、区级公开课的课堂实践方面,真正实现了期初计划的从0开始,且行且思且成长。 |
有效策略提炼(具体亮点事件) (1.每项工作先用一句话或一个标题提炼。再围绕“做了什么、怎么做以及效果或成果”来写,不要展开,语言精练,每项工作不超过150字。
2.每项工作请提供至少一张照片,并以亮点工作的标题给照片重命名。) | 晋陵霜雪晚,初冬正佳时 一、课程建设 (1)期初课程:在分校分班的大环境下,我们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因为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彼此之间还比较陌生。结合语文书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我们设计了依托语文课本展开、结合暑期玩伴团活动的期初课程。在这样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同学们坐在一起兴趣盎然地进行着自我介绍,并进行说名道姓的游戏活动,一下子拉进了他们心中的距离。许多孩子结合自己制作的美篇,交流分享了他们的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为接下来的幸福寒假奠定了基础。 (2)起步作文课堂:在期初制定计划时,我们就已认识到三年级起步作文的重要性。老教师们稳扎稳打,以胡芝芬老师和曹晓曙老师的辅助表格为例,将八次习作的训练点、习作主要要求以及写作情境支撑提炼了出来,为整个三年级的作文教学铺上了扎实前进的道路;以王红梅老师的渗透教学为例,每天能和同学们进行口头上的片段交流、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王巧凤老师的课堂分享为例,孩子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有我的实践课堂为例,走进校园,走进公园,走进各项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平时还有对课文片段的仿写、展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发展及教学研讨 (1)理论学习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我们组5位老师虽然平均年龄35+,但共计外出学习10余次,每次至少听2节,以语文为主,道法、班队等为辅,积累了较多优秀课例。远超期初计划中的数量。可见一颗积极学习的火热的心,与年龄无关。我们一直在前行,一直在进步。(2)专注备课:在新学校、新课本、新教师的大环境下,我们组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备课,且不说写了满满当当的二度设计的课本和教案,每次新课前的互相探讨、每次教学重难点的争论、每次下班后的秉烛备案,都是我们在认真研读每种课型,力求对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我们前进时留下的点滴足迹。尽管如此,但老教师们从不喊苦,新教师们从不喊停。 这为我们整体把握新教材整体年段目标打下基础。 (3)日常教学: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我们组5位教师共计组内互相听课36次以上,保持在了每周至少2次的频率,有师徒课堂的授业解惑;有新老教师的课堂碰撞学习;有教研组长的走班听课;还有那些为公开课磨过的课堂……为实现期初目标中立下的“把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列入日常的教研中,将学习的理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而奋斗。 (4)承担公开课:据完全统计,我们组胡芝芬老师、顾洁老师、王巧凤老师承担校内公开课2次三节,赢得薛校的好评,充分肯定与赞扬了三年级组老师们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顾洁老师承担一节市级督导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由三年级组合作完成再推翻再完成的教学设计获得了朱洁茹老师的充分肯定与赞扬;顾洁老师承担一节区级公开课《司马光》。其实每次公开课的前期,都是对整个教研组的考验。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在我们的不断思考、实践及总结反思过程中,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我们在研读教材、解读文本、教学设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部分也远超期初计划中的数量。
三、学生成长:在与学科整合的活动中成长,在学科关键能力方面腾飞 (1)童声诵童诗,童心筑童年。十一月我校举办了童心里的诗篇大型活动,三年级共计参加3项节目,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天真烂漫的美好愿景。我相信,孩子们将在这片诗意浸润的校园里,在传承经典中创新,在自由想象中驰骋,成长为一个个诗意翩翩的少年。 (2)家校共读。温家宝主席曾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新课标中要求三年级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因此三年级组全面推进学生共读好书、好书分享、家校共读的活动,在20min的午间微课程,在10min的课间,在周末……处处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家园,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国学迎新,喜闹新春。12月31日下午举行的国学迎新活动中,三年级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根据本册《童声古韵》中的年段内容和语文书上必背古诗,制作考题并放入抽奖箱,混合后让学生抽题答题。国学迎新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放松,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来面对此次闯关,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营造了浓浓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也检验了孩子们的古诗掌握情况,激发了他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为有效、高效地教学燃情助力。 (4)钢笔字有方法。三年级除了作文是难题,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过渡同样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首先指导同学们正确的用笔方法,再到写字练习。写之前,注意铅笔画好上下两条线,控制好字的大小,写的过程中运笔和收笔干净利落,运出笔锋;充分利用希沃技术中的直播手段,师生共写;写完后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全程关注。在这样细致的训练下,很多同学的钢笔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上了正轨,甚至一些同学写的比铅笔字更好。 (5)起步作文。依托作文课堂,以起步作文教学的研究为载体,为三年级起步作文打下基础。绝大部分的孩子不怕写、愿意写。这个在课程建设一块已经涉及,此处不再赘述。三年级数位同学在现代快报上发表文章,在3-6年级举办的作文竞赛中均获二等奖。这正是他们的努力带来的荣光!期初计划交流时杨老师曾建议我们制作班报,在此点拨下,我们根据三年级的学情,制作了一份年级作文报,既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也将好的作文分享到更多的人面前。 (6)整班朗读重培养。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从古诗到文言文,再到美文,每位老师都致力于对整班朗读的培养。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愿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最美的读书声响彻校园!
致三语 三十余课曙莽莽, 语笑兼和凝巧思。 最忆来时梅自开, 棒洁清芬明如日。
|
新学期教研组发展设想 (语言精练) | 1教师是关键。本学期我们做到了多听课,多磨课。希望在下学期中能多写作,多发表,多参与市区级评优课,向其他年级学习。 2学生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下学期计划将本学期因活动太多而搁置的三年级组内钢笔字比赛和整班朗读比赛开展起来,让同学们互学共成长。 3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我们将继续抓好后进生的学习工作,不抛弃不放弃。 4还有很多,留待日后与大家交流补充。
|
栏目列表
语润生命 未来可期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