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教研组现状分析
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深受学生喜欢,或活泼风趣、或平易朴实、或沉稳柔和。其次,我们教研组的研讨氛围特别好,有什么资源和好的想法都会共享,每天都会互相讨论分享。
薛老师经验丰富,在学生管理及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但我和杨文婷教学经验较少,需要多向薛老师及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另外,我们教研组在五级梯队、教科研能力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多加努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学习,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敢于交流也乐意交流。但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开始减退,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不专心,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考试不重视,导致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在知识的复现中做好及时补差工作。
本学期每个班级都有新的插班生进入,学习状况普遍都不太好,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后进生的学习状况,提出可行的一些学习建议,使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本学期四年级每个班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这更有利于我们关注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教材分析
四上主要学习内容:
项目 | 内容 |
话题和功能 | 话题:动物、水果、体育活动、居室、食品、日常用品、身体部位等 功能:喜欢不喜欢、数量、能够不能够、位置、就餐、价格、特征等 |
日常用语和句型 | 14个(有些内容包含问句和答句) |
语法 |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基数词13—19及 20—50、一般现在时、陈述句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等 |
词汇 | 学习108个单词、6个短语,并能初步运用其中59个单词 |
歌谣、歌曲 | 歌谣4首,歌曲4首 |
语音 | 字母 g、h、l、f、k、x、v、z 等 8 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 |
学习提示 | 8 条 |
本册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为目标,设计和编排了大量形式多样、情景真实、语言自然、趣味性强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科书每单元中的7个板块主次分明,脉络清晰,联系紧密。
二、工作目标
教学常规:
课堂: 课前教师做到每课交流,在上课之前交流一下大家的上课流程,上课的注意点。资源大家分享,好点子大家共享。课后做到及时反思,交流上课心得,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重建。
2.作业: 每天商讨每日作业,统一批改方式,作业进度尽量保持一致,及时发现各班的问题并商讨有效应对方式。
3.听课: 组内轮流相互听课,汲取好的教学方法,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如发现一些问题,大家一起商讨解决的办法。
4.专题研究:本学期我们重点研究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兴趣培养。
通过phonics,歌曲,动画,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动嘴说,动嘴唱,动嘴读。
教师发展
1. 全组教师应主抓英语教学研究,认真研究教案,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定点定时加强集体备课。定期交流个人教学设计,取长补短。
2. 全组教师还需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水平,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力争人人都有研究课题
3. 重视自身平时的业务学习和提高,强化语音语调、口语表达和书写基本 功,将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相结合,落实课堂案例撰写和个人微课题的研究,上好教研课,积极参加各项比赛,使本组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发展。
4. 对照五级梯队要求,积极参评,力争有所突破。
学生发展
1. 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让他们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勇于质疑,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形成归纳、整理、推理、迁移、发散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2.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国际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3.在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扎实集体备课,夯实日常教研
1. 集体备课定时、定点、定人
2. 集体备课从本年级的实际出发,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切磋,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集体备课轻形式,重实效,活动内容多样,就专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展开,提高活动的质量。
4. 集体备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互听、互评、互议、互学、互长的模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备课的整体能量。
备课周 (周一) | 研究专题 | 主讲人 |
第二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学习次序” | 周敏颖 |
第四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新旧单词关联” | 杨文婷 |
第七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与音标之联系 | 薛建萍 |
第九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如何拓展” | 周敏颖 |
第十一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阅读练习巩固” | 杨文婷 |
第十三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活动的设计” | 薛建萍 |
第十四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顺口溜编写” | 周敏颖 |
第十七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之“在复习中的作用” | 杨文婷 |
第二十周 | Phonics自然拼读与“全语言学习”之结合 | 薛建萍 |
2)紧抓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2)1.课前诵读
2)早读课老师到班前、每节课预备铃响前由小干部开展各项活动,如:Phonics 自然拼读、课文或重点内容的朗读、小诗的诵读、歌曲的吟唱等。
2)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上课倾听,举手发言,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学困生的课堂表现等,并通过班级奖励制度进行约束。
2)3.科学的作业布置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手、脑、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
2)4.知识的归纳
2)针对本年级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每个单元结束后,制定一份重点知识整理,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来巩固知识。
2)5.家校联合
2)对于学习态度较差,学习能力有困难,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同学,要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交流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做到家校合力,让孩子从思想上注重起来。
2)6.培优补差
2)深入进行学情研究,确定培优补差对象与措施,落实分层教学。落实学习困难生的补差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学生互帮互助的结对模式
2),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
2)3)开展多种活动,实行多元评价
2)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阶段的学习要求出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汇知识竞赛、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英语演讲、单元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我爱我新校”的主题,开展各种评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星星火炬”、“希望之星”等校外英语风采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2.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还将结合奖励制度对学生作出多元化的评价。
制定出“星星银行”评价制度。
通过这种评价机制不断进行强化,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英语,不断突破自我,积极进取,力争让学生自己在各类活动中求得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
4)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1.组内成员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水平,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期初继续开展2011版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基础的学习,并将对教材的探索和研究落实到每一次集体备课。
2.定期开展理论导读,通过讲座、沙龙等方式在教师理论和专业学习方面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3.教研组内成员交互听课观察。通过课堂观察,改进教学实践,提炼教学经验,促进教学反思,进而形成真实的教学案例。周敏颖,杨文婷两位教师每月要求交至少1篇高质量的案例随笔,每学期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薛建萍老师要求每两月交1篇更高质量的案例随笔,每学期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4.积极参评五级梯队,对照要求查漏补缺。符合教坛新秀基本要求,但在论文发表、获奖、基本功竞赛、公开课数量上仍有所欠缺,需进一步努力。
四、工作安排
1.新的学科领衔课题的申报。(以校本教材的应用研究和单元重组的课型研究为主)
2.英语学科课堂观察案例论文评比。(全组成员)
3.根据学生学科素养考核,扎实落实月质量调研和反馈。(全组成员)
4.四年级歌曲、书写竞赛。(全组成员)
5.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比。(周敏颖,杨文婷参加)
6.区“骏马杯”竞赛。(周敏颖,杨文婷参加)
7.根据实际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周敏颖,杨文婷每月一篇,薛建萍每两月一篇)
8.根据学科组计划,组内每位教师本学期上出1-2节“优质常态课”(全组成员)
9.教研活动
上课时间 | 上课老师 | 课题 | 研究专题 | 备注 |
9月第三周 | 杨文婷 | Unit2Let‘s make a fruit salad
| 希沃多媒体教学 | |
10月第四周 | 周敏颖 | 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
| 希沃白板技术,单元重组设计 | 学科组 |
11月第三周 | 薛建萍 | Unit6 At the snack bar | 希沃多媒体教学 | |
12月第三周 | 周敏颖,杨文婷,薛建萍 | 教材歌曲部分,书写竞赛注意事项教学视频的录制 | 希沃资料储备 |
10. 过关考核
时间 | 年级 | 考核项目 |
九月 | 四 | 书写过关 |
十月 | 四 | 单词过关 |
十一月 | 四 | 语基过关 |
十二月 | 四 | 整班朗读+口语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