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课程>>语文学科课程>>文章内容
抓日常 重专题 保质量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研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佳

 

一、现状分析

1、组员情况分析

优势:

1、六语的五位老师都是成熟型教师,万婧、张洁两位老师有着5年以上教学经验,年青有潜力,万婧老师去年获评常州市教坛新秀、区评优课二等奖,真是后生可畏;杨楹、林燕群老师有十五年左右的教学经验,费老师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且都有毕业班教学经验,费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上的研究在全市乃至省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和张洁连续3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对毕业班的教学强度和推进有一定的经验。

2、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大家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分工的过程中都是主动承担,教研组内研讨的氛围浓,而且教研组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年轻老师善于学习、骨干老师乐于分享。

       问题:

1、由于两校分设,现在的班级都是重组班级,虽然已经磨合了一学期,但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习惯差,老师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引导。

2、部编版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尤其对于毕业班学生,在识字、古诗文积累等要求上跟原来苏教版有很大改变,再加上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复课还遥遥无期,时间短任务重,即使老师有毕业班教学经验,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3教师发展的内生力还不够强,对教学的整体策划、育人价值的挖掘和转化能力还有待加强。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比较被动,班报讲评、古诗词研究虽然一直在做,但没有形成研究论文和课题。

2、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优势: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六年级语文学科的专题研究有深入,对班报讲评、读写结合类文本教学、古诗词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等课型的研究,加强了研究与质量之间的有机化连接程度,类结构的意识在教师层面已经初步扎根。课外阅读的研究更注重课内外的相辅相成,双向滋养。重视课内外教与学的研究,把握年段特点,依托月质量调研、专项素养考核等在日常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问题:对于部编版新教材的整体年段目标的把握、单元整体的序列推进,学生学习语文要素,绝大部分教师心中都没有数,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语文课程顶层的理论素养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获得。本学期围绕部编版新教材,从阅读、习作领域,挖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关注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度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建构,能结合诗意语文课堂规程,渗透语文要素”的挖掘


二 、发展目标

  1. 依托教研组的主题研究强化建设,形成鲜明的教研组文化,提升教研质量,以群文阅读、

班报讲评、读写结合类课型教学研究为载体,构建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1. 充分利用名教师成长营、“弘雅杯”教师基本功竞赛、区“骏马杯”基本功竞赛等平台促

进青年教师成长,增强教师人文底蕴。

3.加强课内外教与学的研究,把握年段特点,依托月质量调研、专项素养考核等在日常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4.积极参与完善语文学科校本课程《诗意阅读》六年级部分的内容,在校本课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三、重点工作

1.序列推进作文教学、班报讲评的研究。重点关注课外阅读,依托名著推荐的阅读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依托班报讲评,推进作文教学,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平台发表文章,汇集出研究成果。

2.积极备战校“弘雅杯”区“骏马杯”基本功竞赛,严训实练,争取取得好成绩。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师陶杯”、“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争取在市区五级梯队评选中有所突破。(林燕群、万婧)

3 依托月质量调研、专项素养考核等在日常不断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利用期初课程和期末复习课程,抓好学生质量关。

 

四、工作策略:

(一)课程建设

  1. 期初课程

    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开学时间一推再推,我们结合寒假作业,对学生的期初课程进行了重新构建,主要包括两方面:古诗文积累和课外阅读。

    古诗文积累我们组织学生积累了六年级下册课本上的17首古诗词和2篇文言文,五年级上下两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老师提前将相关资料发在班级群,林燕群老师还给书上推荐的古诗词诵读录制了简单的教学视频。同学们通过QQ群打卡背诵、默写,老师针对问题一一点评,对于共性问题在班级群再次解答,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外阅读主要是本册教材推荐的三本名著,假期主要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了解大概内容,为第二单元的外国名著名篇学习做辅助。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写作品梗概,就需要学生通读全书,对整本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周末还推荐学生观影,对名著加深印象。通过制作人物卡片、读书小报、读后感、问卷星调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做了检测。

  2. 校本课程

        六年级校本课程《诗意阅读》课程纲要已完成,教案与课件的设计已成型。但因为教材的改变,原先的“名著推荐”和“影视欣赏”需要根据部编版教材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跟进修改补充教案和课件。

    (二)教学研讨

    1、日常研讨

    本学期的日常研讨课,我们采用骨干教师示范和青年教师优质课交叉进行,由组内的年轻老师申报校级研讨课。做实研讨课的过程管理,加强“前移性”研究,利用集体备课等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初建等;扎实“后续性”研究,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重建等。

    2、每日一议

教研组长或组员分工及时汇总一周所议内容,做好台账资料。每天由一位教师主笔,剖析新课的授课重点,上课的大体框架和大问题设计等。也可以是授课后的问题和困惑,组内教师进行研讨补充。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系列化,制订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利用集体备课进行教材重组、教材的二度开发,集体备课做到定人、定点、定主题,形成机制。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互动,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


附1

龙虎塘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语      学科集体备课专题一览表

周次

研讨主题

负责教师

研讨内容

第一周

语文学科计划交流

杨楹

教研组计划交流

第二周

集体备课:

费菊媛

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周

集体备课

林燕群

集体备课三、四单元

第四周

共读书目导读

张洁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阅读分享

第五周

集体备课

杨楹

三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周

集体备课:习作教学研讨

杨楹

组内:张洁初建,费菊媛重建

第七周

教学研讨:习作教学

万婧

习作教学或班报讲评

第八周

集体备课

林燕群

第五、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九周

整册书重点梳理

杨楹

整册书重点梳理

第十周

分类知识点梳理

费菊媛

分类知识点梳理

第十一周

新课结束考试

杨楹

新课结束考试

第十二周

教研组研究重点梳理

张洁

课型研究资料整理

第十三周

复习研讨

杨楹

归类复习整理

第十四周

集体备课

万婧

重点题型梳理

第十五周

复习模考,迎接毕业考试

张洁、杨楹

复习模考,迎接毕业考试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教研组总结

杨楹

 


4、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的重点专题研究还是“作文教学”,整合钱红霞老师的班报讲评,组内年轻骨干老师申请校级研讨课,在班报讲评课的基础上寻找作文教学和班报讲评的新思路,最后形成微课题。

2

六年级作文教学专题研究

教师层面

学生层面

具体内容

组内分工

整合活动

达成情况

1.研究计划

教研组长

2.理论学习、好书推荐、优秀课例推荐等

林燕群、费菊媛

分享优秀作文、优秀作文教学案例等

3.经验分享会(同年级组老师分享在办班报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和困惑)

杨楹、张洁

成立班级编辑部,进行班报编辑、班报点评

4.课堂教学研讨

活动类习作指导

读写结合、班报讲评、作文讲评

万婧(校级)

组内:张洁初建,费菊媛重建

整合班队、大课间等开展丰富的活动,为班报、作文积累素材

5.作文教学的的课型研究(写人叙事类、想象类等)

杨楹、林燕群

形成几种典型作文的写作支招、优秀作文编撰成册

6.成果集聚(形成案例集、研究小论文、研究简报、微型课题等)

人人撰写

7.研究总结

教研组长

(三)教师发展

1、理论学习

本学期在继续学习、研修、交流、再次感受“新基础教育”的实验理念、方法的同时,还将利用每周一节的微备课、每日一议等时间定期学习研讨,用集体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读学科组推荐的书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下册)》。利用QQ群等进行日常的交流,并将学习的理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进行反思式的理论学习,积极撰写阅读心得。

2、论文撰写

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师陶杯”“教海探航”论文评比,组内成员利用这段时间每人都撰写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1. 专业成长

积极备战校“弘雅杯”区“骏马杯”基本功比赛,严训实练,争取取得好成绩。林燕群、万婧老师积极申报市区五级梯队,争取在评选中有所突破。

(四)学生发展

1、注重阅读积累。

上学期末我们就统一推荐了阅读书目,在阅读中导读与反馈齐抓,引导孩子学会阅读,读有所获,同时重点培养孩子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认真写批注的好习惯。每月一次带领孩子走进图书馆,借阅图书,让每一个孩子在书海中畅游,让班级图书角充分发挥作用。

3年级课外阅读序列表

(  六  )年级课外阅读序列

课外阅读书目

推荐原因

阅读形式

考核形式

《鲁滨逊漂流记》

《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册书第二单元为外国名著名篇推荐单元,让学生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整本书指导

每天打卡

做摘抄

亲子共读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做摘抄

撰写读后感

做读书小报

问卷星

阅读能力考核

加入课外阅读部分内容

 

 

2 传承班报研究。各班继续融合多方资源,继续做好办班报、评班报之常规,以此为平台,扎实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3、常抓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语文补充习题》《语文练习与测试》以及师生整理的各单元知识要点等,扎实各班学生的学习质量,教研组的质量预调研与学校月质量调研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力求均衡发展。

4、及早做好复习计划,让毕业考试复习阶段更加从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