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尽风暖,百花将灿。疫情挡不住春暖花开的脚步,更挡不住龙二小的教师们对教学研讨的热情。为了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要求,“空中教学”应运而生。前期,我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依托希沃平台,全力以赴潜心研讨,录制了《童声古韵》系列微视频。3月18日下午,我们语文各教研组学习组内老师的微视频,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校级比赛。
各教研组的老师前期对《童声古韵》教材进行了研读,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认真的备课,录制了教学视频。在各教研组组长带领下,大家先学习了微视频录制的要求。对照要求,大家一起观看了老师们精心录制的微视频,相互点评。最后,选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参加校级的微视频比赛。
古诗词言简意丰、寓意极为丰富,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认知、生活阅历等的局限,对于诗词中所描述的风土人情、思想意境都难为理解。一二年级的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配合着多媒体技术,将古诗微课堂生动地玩转了起来。如二年级的黄汝群老师声音甜美,用音诗画的形式将《长安秋望》中秋高气爽的景色和诗人明镜开阔的胸怀娓娓道来,让二年级的小朋友借助动画理解诗情诗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中年段的古诗教学更注重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课堂引导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在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朗读中,课堂渐入佳境。三年级王红梅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动画视频为主,抓住了学生的特点,以读一读、讲一讲、唱一唱的方式进行了古诗的学习,把枯燥难懂的古诗讲得生动,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解放了教师,同时放大了资源的价值,做到了一举多得。四年级的程杨老师则进行了对比教学,将《独柳》和《青门柳》放在一起,关注了诗的语言、写法和情感,带着同学们体会两首诗中的同与不同。
相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段的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高年段的老师们从 “入境”、“移情”、“品味”三方面着手,或浅吟低唱,或娓娓道来,每一节微课都凝聚着老师们的独具匠心与教学智慧。如五年级的许华章在教学《水槛遣心》时,先借助动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微风细雨的蜀地,感受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接着用“常州吟诵”的形式吟诵诗歌,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六年级费菊媛老师在教学《南园其五》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甚至是前人对古诗的评述,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诗的主旨。
疫无情,师有情。未来之日,我们龙二小语文团队将信心满满、笔耕不辍,情系空中课堂,漫步“云”端,精心培育,共渡难关。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结束后的开学日,朵朵蓓蕾绽放诗意校园!
(撰稿:杨楹 图片:各教研组 审核:李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