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万物并秀、苍翠欲滴的初夏时节,“大道至简”首届少儿国学教育名校名师云端论坛于5月27日下午盛大启幕。嘉朋贤聚,济济一堂,共叙少儿国学教育。本次论坛由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教育局主办,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承办,利用“2029未来学校”cctalk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直播。活动邀请了江苏、上海、湖北、陕西、广东、广西等二十余所联盟学校的校长、老师全程参加。本次论坛为期两天,由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许华章副校长全程主持。
常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戚宝华处长为论坛开幕致辞。戚处长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意义,他认为本次云端论坛兼有主动发展、平等参与;主题鲜明、项目多元;参与面广、受众多等亮点。他期待本次论坛的学校、教师、专家等各自发表真知灼见,让少儿国学教育发展得更好!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为本次论坛发表贺辞,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篇章:大象无形之学校发展
大象无形,润物无声。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就是学校文化的发展史,课程的发展史。来自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十小学、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和湖北省鄂州市实验小学的代表们分享了各校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让生命诗意地栖居”、“慧雅阅读”、“诗润童心——一场永恒的相遇”、“构建教育共同体,共育共享共成长”、“儿童国学——承传统文化,润儿童心灵”、“遇见 涵养 生长——晨读经典的校本实践”,六个主题汇报,都围绕国学展开。各校的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都将经典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吴永军教授认真聆听了每一位校长和书记的分享,他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而“少儿国学教育”有着为我国文化自信奠基的重要使命,希望老师们能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进取。
第二篇章:“大音希声”之师生成长
5月28日下午,论坛精彩继续。来自十多所联盟校在少儿国学教育各领域有所研究的十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收获。内容涵盖了吟、诵、读、写、唱。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报刊社现代学校联盟副秘书长陶继新总编全程参了论坛。
在古代,吟诵是学习经典诗文的方式。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费菊媛老师、嘉定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须强主任分别做了《让童声古韵吟诵中华民族的未来之声》《清吟雅诵古诗文》的主题分享。北海市海城区第九小学的钟耀明主任热爱传统文化,一直致力于古曲的发掘演奏和古琴弹唱研究,论坛中他为大家带来了自弹自唱《长亭送别》,长亭、古道、夕阳、笛声、晚风、离别……声韵抑扬顿挫,直击人心。课堂、校外都可以成为国学教育的阵地。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钟国嫦主任和她的团队展示了他们的国学课堂;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潘虹主任分享了《跟着诗词去游学》,把每一次外出都变得诗情画意,极具研究的味道。
书法是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来自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冒晓阳校长和常州市新北区罗溪小学课程教学处的靳玉莉主任分别展示了两所学校的课程成果。
扬传统文化,赋锡韵童心。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王志良校长介绍了学校锡剧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是以粤方言演唱的广东广西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二小学钟丽英校长分享了戏曲文化走进校园的学校美育课程建设。
悠悠中华,浩浩文化,灿烂文明,光照千秋。千古华章,篇篇锦绣!咏诵经典,陶冶心智。最是书香能致远。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让我们以诗相约,以爱相盼,让校园成为诗意的土壤,用诗歌的气韵轻叩儿童的心智之门,用诗歌的芬芳为儿童的生命底色增添一抹美好与温暖。
撰稿:朱莉萍 图片整理:徐佳 审核:费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