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队员们一起解读“防灾减灾”图标,明确其重要意义。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全体队员观看防灾减灾微视频,学习了相关防灾减灾知识,多了一份安全意识,多了一份防震准备,多了一份平安保障。遇到这样的灾难,我们该怎么做呢?队员们在辅导员组织下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从“古今地震知多少”“地震防护知多少”“地震无情人有情”“其他防灾减灾知识” “童心防灾减灾,共筑安全防线”四个板块徐徐展开。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一次次发人深省的事故,队员们了解提升应急防控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
十二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像一只无情的巨手摸平了汶川,要牢记: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遇到大雪、台风、冰雹、龙卷风等极恶劣天气的应对办法,队员们知道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极端天气避免外出,保护自身安全。队员们围绕防震减灾主题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来宣传。
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推进,队员们从最初的恐慌、对灾害伤害的感同身受,渐渐转变为一种积极的思考。面对灾害,要发挥大爱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此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山河无恙,人间皆安,“防灾减灾”,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队员在行动,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撰稿:朱柯侠 图片:班主任 审核:吴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