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访中车戚机厂,筑梦工业智造城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为中国描绘了这样的愿景: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那是他心目中“发奋为雄”的中国。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期望“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杜甫,再到预言“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的梁启超,国人“振兴中华”的梦想代代传承从未改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发愤图强数十年,终于迎来“天翻地覆慨而慷”。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为了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爷爷的十九大讲话精神,牢记习爷爷“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殷殷嘱托,将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智能教育融合化、长效化,引导少先队员从小爱学习、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少儿的小玩伴团的队员们开展了红领巾“一座城,一个人”的寻访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探秘大国工匠,追梦工业强国。
1、前期调研,了解“什么是机车”
队员们可能对于高铁,动车,火车耳熟能详,但是具体什么是机车呢?他们还不太了解。于是,在校长室、学发中心协调下,家委会邵浾杨爸爸和年级组黄莺老师带领队员们通过上网搜集和项目组学习的方式,初步加深了对机车的认识。哦,机车,原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火车头啊!
2、走近中车戚机厂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翌日一大早,队员们来到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集合。他们带着兴奋和期待踏上愉快的寻访、探索之旅。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旗下的一级子公司,始建于1898年,前身是上海吴淞机厂。1936年出于国防考虑迁至常州戚墅堰,并改名为戚墅堰机厂,为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地处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位于沪宁铁路中段,是我国铁路客货运内燃机车和柴油机的重要研发、制造、维修和服务基地。
车子平安驶进厂区,当队员戴上安全帽,跟随接待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内,近距离观察到一台台打包好即将出口的火车头时,不由地发出了啧啧惊叹声。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修车回车棚开启了愉快的登车体验,队员们登上驾驶室体验了一把从未有过的开火车的感觉,好振奋啊!
“咦,火车头驾驶室原来长这样啊!”
“哇,竟然驾驶室里还有空调和微波炉呢!”
“喂,我给你打电话,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
队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兴高采烈地讨论着,都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好奇和激动。来,队员们,和我们美丽的辅导员在火车上来一张纪念照吧!
3、听一听,画一画,探一探
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然而队员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二楼展览馆。袁阿姨给队员们亲切地讲述了戚机厂的“前世今生”以及在行业里所取得的瞩目的成就,不忘告诫队员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听完戚机厂的故事,队员们三五成群,围着自己喜爱的车模,安静地画着各种机车。
队员们参观了百年雕塑和老三厂民国建筑群。啊,路边那座红色房子看起来怎么好特别?哦,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这座房子的来历——原来这座房子当年是日本人建造的,窗户下的小洞是放机关枪的枪口。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外,稍有反抗等行为就被机枪扫射而死。后来日本人被赶走,这座房子就成了戚机厂的办公楼。不过,屈辱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现在我们的中国正走在日益强大的路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最后,少先队员们来到了百年老机器陈列室。这些机器的年龄,比我们各位的爷爷奶奶的年龄可要大的多的多咯!但是,可别小看它们,只需要好好保养一下,照样可以继续服役,发挥它们的余热呢!
二、遇见大国工匠,兴我工业科技强国梦
星星火炬,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先队员们来到了南车钳工道场,跟着戚机厂的工匠师傅们亲身体会技术的重要性。天很热,温度很高,有好多队员的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和累,个个都戴着安全帽,在师傅的带领下,认识各种工具和机床。有的队员摸一摸,有的队员拧一拧,有的拿出量具来测一下头发丝的粗细,可认真啦!
瞧!队员们在大师的带领下,做了一把铮亮的小锤子呢!
哇,叮叮当当响起来啦!
这位队员还细心地把锤子的图纸画了出来,并且测量和标注了尺寸,真了不起,为你点赞!
在中车戚墅堰机车厂,有这样一位大师:一个由几个甚至上百个零部件装配而成的工件,每个零部件的尺寸误差不能高于0.02毫米,每个工件在组装完工后,经过手工校准,积累误差不能超过0.06毫米,而有这样的手艺绝活的工匠,便是中车戚墅堰公司机电装备事业部工具钳工高级技师——缪玮。
队员们在前期深入了解和实地实操后,积极踊跃地采访了缪玮叔叔。从“二十年磨一剑”的缪叔叔身上,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坚韧的信心和追求理想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无论你身处哪个岗位,只要你有梦,你有热爱和付出,就有自己发光发热的时候。
采访进行时
同学:您当初来中车集团为什么选择钳工?
缪玮叔叔:钳工比较注重手工制作,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这方面。所以在选择工种方面就选择了钳工。你要把这个工种,甚至于就像你们学习。把它学好你,只有热爱它,才容易学好。如果你不热爱它,你却要把它学的很好,这还是很困难的。只要你对一种事物有了热情,你才能把它做好。
同学:缪叔叔,请问您是如何做到零误差的呢?
缪玮叔叔: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长时间的训练、积累。像我们这边随机的装备实验部。平时接触的工件也好、产品也好、机车也好,种类繁杂,像这种接触广,对你自己的技能提升也好。自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学技能的一个氛围比较好的一个平台。技能就能更加快速提升。
同学:缪叔叔您觉得什么是工匠精神?
缪叔叔:像现在我们成立工作室像每年也需要传承。新进厂的员工,就像我们当初一样,你既然选择这个,你就要热爱它,敬畏它,热爱这个行业,本职工作才能做好。在平时也要严格有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工匠精神传递下去。因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其实就是从每个细节把它做做好。
同学:缪叔叔,您在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缪叔叔:像我们装备实验部属于脑工业基地,那些机床设施,还不是比较先进,像加工一些精度高的零件,产品,就需要钳工。就比如加工零件的平面度,粗糙度,如果达不到那个精度,那么钳工可以经过研磨、刮削之类的手工工艺,因为这个也是钳工工艺。钳工这个工种,一直不会淘汰,虽然现在机床可能越来越先进,但他还是离不开钳工这个比较原始的一个金属加工的手段。
同学:缪叔叔请问您是如何从制造到常州智造的转变的?
缪叔叔:因为像我1999年进公司的时候,故不管是从加工手段也好以及平时的机床加工。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机床。有时候也纯粹都是靠手工。或者也是比较粗糙的加工。精度相对来说还是没有达到那么高的要求。但是现在随着精密机床的不断诞生。我们公司也进口的许多精密机床。对于一些零件的加工。对于精度是一个质的飞跃。
同学:缪叔叔您好,请问您最引以为傲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缪叔叔:像我们平时在手工的加工,像锉削,钻削,可以加工出不输于机床加工的精度甚,至于超过那些普通机床的加工精度。
同学:缪叔叔,请问您每年加工多少个零件?都用在哪?
缪叔叔:我们每年加工的零件大概上万个。因为我们厂主要生产的是所有机车上的零部件。可以说每辆机车上都有我们加工过的零件。
同学:您觉得像这样的工匠精神怎么从小教育在我们少先队员身上呢?
缪叔叔:工匠精神就像你们队员在学习一样。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精神。甚至于暂时落后也不会去过于伤心。制定目标努力追赶,这些可贵的精神应该是共通的。
同学:我了解到您获得过许多荣誉。请问您都是如何获得这些荣誉的呢?
缪叔叔:这个也要依托我们中车技术院的一个比较好的品牌。公司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在工作中,我们也有突出的业绩。以及参加各级的技能比赛。包括市级省级以及全国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取得这些容易的关键。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百年沧桑。多维动画《火车之家看火车》的宣传片向队员们展示了火车头的一生。小朋友们和资深工艺大师高爷爷频频互动,思维之活跃知识面之广泛受到了高爷爷的连声夸赞。最后,高爷爷动情地勉励所有队员,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从小立下志向,长大后报效祖国。相信在缪叔叔和高爷爷这样的大国工匠和时代先锋的精神引领下,队员们都能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做实现中国梦的有用人才。
撰稿:刘亦清妈妈 摄影:邵浾杨爸爸 审核:林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