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课程>>综合学科课程>>文章内容
多维融合 多元发展 成事中成人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综合学科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9-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丽

一、现状分析

综合学科共有26名教师:音乐6名,体育9名(一名交流),美术5名,科学4名,信息2名。其中在编(含区备案制) 17名,代课老师8名,其中市区五级梯队6名,占在编教师的24%。是一组比较年轻有活力的新队伍。 

1、优势:

1教研组文化趋于稳定。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各教研组形成了较为团结向上的文化核心,能在教研组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上学期在多项学校大型活动:“市调研”、“童心里的诗篇”、“体育节”、“感动校园颁奖典礼”等,在过程中突显凝聚的力量,在凝聚中促团队的发展。团队的核心文化有利于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

2教师队伍发展有层次。上学期,综合组教师专业成长有突破。骨干教师呈引领,青年教师呈发展态势。市区调研全面开花,五级梯队收获满满,3位青年教师在各类评优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论文10余篇;课题多项。

  1. 学生培养有积淀。在上学期,各学科在学生培养方面各有思考,学科素养经典绽放,期初课程展示、童心里的诗篇、环球港庙会,展示二小灵动形象。各类竞赛,百花齐放,各有愠色。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行成了一定的学生培养规划目标,并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2、潜势分析:

    1)课程建设:综合组教师注重单课文本教学,对于年段目标、单元目标的意识薄弱,课程专业知识缺乏。学校的特色课程少年硅谷,构建与实施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2)教科研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能力不足。研究呈点状的,缺乏深度。各学科研究的主题还需不够聚焦,系列化、长程化做的不到位,点状的研究多过于面上的研究。研究方面的内驱力还学激发,理论知识缺乏。

    3)教师发展:青年教师的发展需做好前期规划,教研组缺乏对教师专业技能、教科研水平有规划的培养。中坚力量的骨干教师还需有重点打造与培养,为高层次人才做好铺垫。

    4)学生培养:学生培养的年段目标需有针对性与目标性,根绝学业水平考核年历表,制定阶段目标、年段目标,评价注重过程与个性评价。

    二、发展目标

    1、以学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为载体深入寻求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入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整体认识学科内容体系,挖掘学科育人价值。硅谷特色课程为课程突破初步的课程框架、制定课程纲要与实施方案。

    2、以研究为抓手,优化组内教研方式,提升学科组长程研究的模式,提升团队研究能力,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3、以学科组为单位,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以各展示、竞赛平台,激发教研组抱团发展意识,形成教研组“孵化器”的作用。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有梯队、有层次的向发展,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转变为以人的成长

    4、以培养“诗意学生”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业评价表,培养学生诗意学科素养。

    三、节点事件

    1. 区研究课、美术区基本功大赛。

    2. 结合学科组课题、主题研究,开展学科研究活动。

    3. 艺术节、科技节、春季运动会

    4. 各学科学生竞赛。

    四、实施策略

    (一)学科育人价值为引领,化零为整,促课程发展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

    在上学期,各科基于学科关键能力进一步梳理学科学段目标。在本学期,各学科以学科育人为核心价值,根据各学科年段发展目标指导建议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深入细化主题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年段目标与基本实施策略。同时要根据学科特点,逐步探索学科诗意课堂规程的关键词,反哺学科课程建构。

     

    2、特色课程少硅谷初探

    以学校特色课程少儿硅谷为课程,通过学习优秀经验与专家对话等方式,能在特色课程的方面有初步的探索。但这一块大家都没有涉猎,所以还需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总结。

    3、社团课程的实施与优化

    在上学期,经两校分设,社团课程面临较大的挑战。但经过一学期的磨合,课程实施在实践过程中优化。本学期需在队伍建设与课程实施方面做好前期规划,要优梯队建设。结合市区级比赛,制定阶段目标与阶段竞赛等方式,促进课程实施成效。

2020年第二学期比赛项目

学科

时间

负责人

项目

音乐

5月

钱科

舞蹈

美术

6月

刘紫娟

纸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  、新北区中小学艺术节 、电脑绘画

科学

6月

陈静娴

建模

体育

5月

刘超

田径、足球

信息

4月、5月

张玲

机器人、常州市创客大赛、常州市程序设计小能手比赛

 

(二)以研究为切入点,深度融合,促学科发展。
1、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从点状走向整体,提升学科研究能力。

在上学期,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各学科在课题、主题研究已有初步的实践。本学期,要基于之前实践的基础上有更细化的主题研究。以年段目标为架构,周一集体备课与周三术科分组教研,需进行主题式的学科研究,强加学科内问题的研究方式,提升教师学科研究能力,优化学科建设。并借助市区教研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与思考,能渗透到本学科专题的研究中,拓宽研究的深度与宽度。同时围绕研究主题,在学科研究日进行有针对相关的理论学习的安排,共读书目或者读书沙龙。在原来点状的研究,形成系列、基于现状问题予以策略解决的、深度的研究。努力提升学科组教师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的转化能力,研究有聚焦。

五大学科主题研究内容

  专题研究内容

学科

核心成员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序列研究——低诵读教学的研究(即将申报)

音乐

王丽 钱科

低段课堂教学范式

体育

 刘超

基于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诗意美术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在研)

美术

 刘紫娟

小学科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以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

陈静娴   武亚敏

创客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信息

张玲

 

2教研方式多维联动,搭建平台,有效保障教研机制。

本学期,依然行成多维联动的教研方式。延续3+1的教研模式:一每月3次分组教研,一次大组教研。

分组教研——1+x:围绕主题,行成:1理论学习(读书沙龙)2集体备课3课堂教学研究4专题小结为一体的四步序列研究活动,行成理论学习有焦点、实践操作有支撑、自主反思有方向的研究累进过程。

联合教研活动:学习分享(读书沙龙)、经验介绍,共享资源、理论引领、立足日常,专题调研等,走进异域(走进数学、语文、英语学科);

通过有分有合、整体推进的模式,基于学科,行成差异发展,同时行成智慧的碰撞,相互促进的研究共同体。同时将教学研究成果的经验转化到日常课中,形成日常课教学质量的参照系。

月份

分科教研内容

分科教研内容

分科教研内容

联合教研

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专家引领、校外教研

课堂实践、专题评议、专家引领

小结报告、专家引领、校外教研

学习分享、经验介绍、共享资源、理论引领、立足日常,专题调研、走进异域


 

(三) 结合节点事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激发教师内驱力。

基于综合学科教师的年龄特点,发展现状,在教师发展方面,进一步推进各梯队、各专能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型、深化。结合学科竞赛、五级梯队评选、各展示平台以及日常课堂等多方平台,推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1. 在成事中成人:第一通过学科组区级、市级研究课的展示平台,以研究课练兵,基本功打磨,研究论坛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二以学科组为单位,着力打造第一梯队教师的发展,提升第一梯队教师在学科组的引领、辐射作用,指导学科组青年教师发展。尤其是2020年,骨干、学带的评选,做好学科组与教师个人的系列规划。

时间

4

5

6

学科

美术

体育

美术

科学

事件

区教研课

区教研课

区教师基本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理论考试》

 

 

时间节点

学科

教师发展

拟评骨干

拟评学带

2020

音乐

王丽  张又文

2020

美术

刘紫娟、姚海燕

2020

体育

刘超

2020

信息

张玲

 

 

2、青蓝工程,促进学科组青年教师团队发展。

以青蓝工程为纽带,以教研组为成长团,从备课、听课、评课、理论学习、学生常规建立等几方面,逐步培养新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结合常规调研,有针对性的对新教师进行跟踪调研。

1)以学生常规评价的评价方案进行学生常规序列监控(四项常规“路队常规”、“倾听表达常规”、“合作互动常规”、“探究创新常规”)。

2)能掌握结构化的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的能力。

3)能掌握版块教学,较为完整的完成课堂教学;

4)日常教学必须研一课上一课,充分利用集体备课与教研时间提升能力。一周至少听师傅两节课。

五年以内教师必须手写教案,三年以内教师每周上传备课至群内分享。

 

3、以“项目组”为抓手,培养教师管理能力

借助项目组的分工与实施,实行两级管理,在教研组内分为6个项目组,由教研组成员承担,让学科组所有的成员参与进教研组的管理与实施中来,在此过程中锻炼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迅速成长。

:二小综合学科项目组分工表

常规落实

质量监控

课题(课程)研究

资源收集

新闻

教师发展

音乐

刘琴静

毕如琪

王丽

钱科

张又文

吴琦

体育

徐霞

朱慧慧

刘超

王杨

王金宇

刘赟磊

美术

刘紫娟

姚海燕

刘紫娟

陈珂

杨洁

巢杨希

科学

陈静娴

陈静娴

武亚敏

尚笛

武亚敏

段菲

信息

张玲

张玲

周琳

周琳

周琳

张玲

 

):综合大组项目组分工表

常规

新闻

教师发展

课题研究

五年内教师台账

徐霞

巢杨希

 刘赟磊

王丽 刘紫娟

吴琦

 

4以各类大型活动为媒介,促“学校人”的发展

综合组大事件:借助456月份的科技节、艺术节、春季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校园活动,以育人为目标,将教师、学生、家长通过活动凝聚在新校园中,在过程中锻炼教师能力,培养学生素养,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校整个团体的凝聚力。(具体方案下学期拟定、修改、定稿)

(四)学生发展多平台、多元化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继续构建与优化诗意学生的成长平台,从校本课程、术科社团、学科竞赛、专题活动等方面打造学生“校内活动成长阵地”。

1、紧抓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课中紧抓学科关键的能力的培养,每月进行一次关键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阶段性成长,并为学生后续的能力提升进行正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培养。(学生能及评价表)

2、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培养

结合校本课程与社团的培养机制,搭建各省市区级音、体、美、科、信各类竞赛平台,确定目标,形成系列的训练计划,形成赛、训一体化的培养机制,让有专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多元而有个性的诗意学生。

3、完善小诗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系统。

上学年科学组、美术组基于学生课堂常规评价、学生关键能力掌握、幸福作业、学科竞赛等维度,对学生进行了更科学、多元的学业水平评价。本学期,其他学科以实践为基准,进行学生水平的改革,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享受学习中生长为总目标,细化分类,力求对学生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更具科学性,在新学期里将进行全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项目

姓名

课堂常规评价

课外幸福作业评价

幸福作业课堂练习评价

技能考核

期末考核

等第

 

 

附录:综合组下学期行事历工作表(后期补充工作内容)

     

时间

学科

负责人

项目

2月

综合组

王丽及教研组长

学期计划

3月

综合组

王丽及教研组长

走进异域

4月

 

综合组

王丽及全体综合组

论文评比

科学组、信息组

王丽 陈静娴 张玲

科技节

美术

刘紫娟

区青年教师课堂观摩

音乐

 钱科

区青年教师课堂观摩

信息

张玲

机器人、常州市创客大赛、常州市程序设计小能手比赛

5月

综合组

王丽及全体综合组

理论分享、读书沙龙

音乐组

王丽 钱科 刘紫娟

艺术节

信息

张玲

创客大赛

体育

 

王丽 刘超

趣味体育节

刘超

田径、足球

6月

综合组

王丽及全体综合组

研究报告经验分享

科学

陈静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理论考试》

陈静娴

建模

美术

刘紫娟

纸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  、新北区中小学艺术节 、电脑绘画

 

 

 

2020年1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