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到来,炎热的天气悄然远去,伴随着凉意,二实小音乐组展开了关于暑期读书笔记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每位老师都分享了对杨鸿年老师的《童声合唱训练学》这本书的一些体会。
钱老师从本书的作品介绍与排练中,寻找到了4点有效策略,一是辨别童声声带的差异,注重合唱基训以及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二是要合理分配每个声部的人数,从而呈现出合唱的最佳效果。三是教师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切记不可在教学中操之过急、跳跃激进。因为基本功如果不扎实,会导致孩子们的气息不足,无法完成一些有难度的歌曲。第四是关于合唱队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技巧方面,主要体现在音准、节奏、声部平衡、演唱形式上,二是作品风格方面,看看是否与表演环境相符。
接下来是张又文老师分享了一些她的体会,张老师一直从事的都是合唱教学,他认为合唱教学是很重要的音乐教学形式,在课堂和课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对于儿童来说,合唱教学较抽象,孩子不容易掌握,所以杨先生将童声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稚声期(幼儿-6岁)、童声期(6-12周岁)、变声期(12.16)。三个阶段各有特点,童声合唱训练时要注意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来划分声部以及选择练习方式。
最后毕如琪老师也分享了她的一些心得,她认为杨鸿年老师的这本书对她受益匪浅,合唱不仅仅是合唱,更是一个学生的培养与成长,也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团结精神,不管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一个团体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合唱教学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美育熏陶。杨鸿年教授在儿童合唱教学上有非凡的成就,他的著作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合唱教学提供很多宝贵经验与理论指导,让我们的教学开展得更科学和高效。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要去学习的知识,对教师也是有着深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