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弘雅课程 | 创生·发展,建设开放教育场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弘雅课程建设专题论证会(一)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佳

  9月23日,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校弘雅课程建设专题论证会。校领导、四大学科课程建设组的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论证会,吴永军教授莅临指导。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我校结合学校历史渊源、借助地方“智能传感小镇”科创特色、引进国家非遗“常州吟诵”一体化打造了“少儿国学”、“少年硅谷”、“少儿玩伴”为主的“三少”校本特色课程。本次论证会对“少年硅谷”和“少儿国学”两大校本课程进行了专题论证。

  少年硅谷

  吴教授对“少年硅谷”课程体系中的几大子课程建设进行了指导和引领。在倾听武亚敏老师提出《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困惑后,吴教授建议:课题切入口要小、文献综述要深入,要体现研究的价值。

  信息学科的周琳、杨明武老师对《创客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进行了解读,吴教授认真聆听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他指出:课题的核心概念的界定要从源头出发,重拾认识;研究目标要从学生发展、课程体系与方法策略等角度多维设定;研究内容要深入透彻,紧密联系核心概念,把研究内容做实做细。

  语文学科组的“儿童泛在读写课程”构建与实施方案也已初具雏形,吴教授旁征博引,借用日本作家佐藤正夫《教学原理》中对课程建设的论述,阐明了“对话”的真正含义:人与文本的对话,师与生的对话,生与生的对话,除此之外,学习创生出的内容又是新的对话文本。如此交往互动,循环往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思辨能力。

  数学学科组从国家课程出发,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课程初步分为职业篇、生活篇、校园篇。借鉴国外的素材,打开思路,每个篇章里分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几个课时。主题的实施以PBL项目进行,学生分组进行研究。研究场地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数学学科组的AI数学体系结构框架在吴教授的指导下更加清晰。

  少儿国学

  少儿国学课题组领衔人许校、核心组成员黄莺老师、费菊媛老师针对论文的撰写以及后续课题研究方向进行了专项论证。首先,吴教授从论文的前言、论文整体框架的建构、参考文献的格式三个板块的撰写进行了指导,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在交流中明确了后续的研究方向。其次,吴教授还指点了青年教师的雏形课题,从“课题研究的选题及题目制定”方面进行了阐述,让参与活动的老师明白了课题就是教师自己想解决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选题要新颖,课题研究要接地气,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要实用、有实效。

  我们将充分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打开学校围墙,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场”。进一步创生、发展“弘雅课程”体系,使得我校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为有源之水,在开展中不断自我完善。

  撰稿:各工作室  摄影:各工作室  审核:徐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