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静静飘,秋水盈盈笑。我校是江苏省“少儿国学”课程基地特色学校,通过不断深化古诗文的教学研究,多角度、多方面地润泽师生。10月21日,龙二小的所有语文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在徐佳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江苏省“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学校 特色课堂展示课研讨活动。钱丽美校长和许华章校长全程参与,南师大教育学系吴永军教授应邀莅临指导。
向美课堂 诗意流淌
第一节课由周菲老师执教六上的《江南春》。整堂课中,周老师以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细读古诗,入景悟情;传承经典,古诗吟诵,层层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要求十分明确。课堂上,周老师按照平仄“吟诵”耐心细致地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带着学生,以声音传递画面,以画面构建诗情,在一吟一唱中,文字浸润了力量,诗意得到了升华。
第二节课是张洁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望洞庭》。张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张老师相机指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使他们和诗人产生共鸣。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诵读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学重点落实的扎实有效。【图片3(1)】【图片3(2)】【图片3(3)】【图片3(4)】
互动评课 优化设计
在观摩完两节精彩纷呈的教研课之后,全体语文老师就这两节教研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费菊媛老师和黄汝群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专家把脉 精准方向
吴永军教授对这次研讨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吴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对古诗文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同时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一:古诗文教学在不同的研讨背景下设计应有所不同。本次展示课是基于“少儿国学”课程基地学校特色课堂的展示,除了达成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要求,还要有所突破,有学校特色。
第二:古诗文教学中“写作手法”的赏析也要在诗文的人文意境之中,让学生在浓浓的意境中获得意趣体验,从而产生共鸣。
第三:古诗文的类比阅读拓展可从两方面进行:意向和语言认知。除了常州吟诵外,还可以用绘画、盆景或水墨画等方式进行具象表达。
许华章副校长也对两堂课的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第一:古诗文学习要从文字、音韵、意趣三方面进行品味。可以抓住关键字眼,比如《望洞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翠”“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两相和,从文字方面挖掘,即是品味文字。
第二:课堂中的朗读指导要到位,再进行平长仄短的诵读,吟诵不作普遍要求。少儿国学就是要让学生更容易学,从带了腔调的诵读中(吟诵)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
研讨共生,思维相汇,在传承中变革教学,在经典中愉悦生长,在少儿国学的教育滋养下,青青弘雅园,万物生光辉 !
报道:郑芬 摄影:郑芬 审核:金超 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