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紧,冬日寒。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组各位老师分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大家坐在一起聚焦各年段语文训练要素,研究教材,探讨文本,为下一步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以下是各年级组进行分组备课情况:
一年级: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集在一4班教室,聆听吴艳老师教学儿童诗《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课后又在办公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老师们发现了吴老师有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学情,过渡非常自然。行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同桌合作、上台展示等方法,激发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融入科普知识的渗透,水到渠成。
二年级: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了达成多种方法识字,凸显汉字文化,田老师在课的开始就以有趣的抓字游戏入手,学会猜字是一种识字方法;通过观察古汉字让学生认识“鼠”字,了解汉字的演变是一种识字方法。通过比较两个“飘和漂”字,理解字义也是一种识字方法。学生自主识字则是放在整个故事的具体情境中随文识字。在这节课中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增加。同时在注重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补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在最后的看板书说故事环节中,学生争相举手将故事生动而有条理地复述出来。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练,有重复学生回答的现象,要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
三年级:三语集聚三(2)班,就朱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朱老师能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朱老师教学设计严谨、素材丰富、准备充足、过渡自然。
四年级:四年级语文组一起走进王红梅老师的课堂,王老师的课堂上总有一种气场,没有刻意去演绎,在一言一行中散发着深厚的底蕴和弘雅的气质。纵观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从几个表明人物身份或人名入手,既点出了主要人物西门豹又扣了单元主题,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习得了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明确河伯是封建迷信中的人物,还引出西门豹要惩治的对象:巫婆、乡绅。一举三得,设计巧妙。课堂结束后,我们在组内展开了研讨,总结出课堂亮点应重点体现这三个方面:教结构、品朗读、读中写。让教学指向写作,使学生获得语言的发展,情感的提升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们会一路摸索,一路学习,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日子定会花香四溢。
五年级:五年级教研组围绕“想象作文”进行专题研究。此类文章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方式。经前期课堂实践和专家指导,大家认为,在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实际,与学生交流野外探险必备的一些求生技巧,再采取措施与习作指导方法;结合范文,再造丰富想象;填补学生思维空白,创造全新想象。
六年级:六年级组开展小古文教学研究,刘芹老师执教《书戴嵩画牛》。小古文以小见大,其短小精练的语言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刘老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小古文写作的独特艺术。课后,六年级组围绕整节课的行课思路,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剖析。我们不仅要充分立足文本的价值,关注单元语文训练要素和课后习题,还要通过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渲染、直观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高阶的思维挑战也能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窗外阴雨绵绵,室内暖意融融。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照片:各教研组提供 撰稿整合: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