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题 根植实践 有序推进
一、【指导思想】
以成长为价值追求,以“课堂合唱教学”为研究课题,在有向、有序、有效的深入研究中促进音乐教研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促进学生关键能力与音乐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提升课题研究的自觉、能力与品质,带动教研组教研方式的变革和教研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目标】
一个中心:“课堂合唱教学”课题研究下的教学实践研究
两个平台:教研组研究平台;课堂实践研究的平台
三项任务:
一是梳理教材,将低段音乐教材进行统整与梳理,编写适合低段能级目标的合唱曲目。
二围绕研究主题,结合自身特点,统整资源进行组内研究课的教学,并能优化教学设计或能行成研究报告。
三是以研究主题为研究内容,进行课题申报,在研究过程中,行成子课题与相关论文。
四大机制:“读研行结合制”、“教学评一体”、“培、学辐射制”、“多向评议制”
三、【实施策略】
1.读研行一体,提升研究品质。
采用读—研—行的研究方式,借助每周教研日、办公室聊课、“向阳花”qq群学习交流,努力做到“三个一”——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月一次课堂研究、每月一次课题小结汇报。即:每月导读一个理论章节的学习和研讨,理论内容与课题研究或主题相关的著作,丰富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每次课堂研究围绕课题进行课堂研究、结合现场学习感受进行交流;每月进行一次课题变量研究专题的活动,就一个月的实践研究组织现场互动与过程点评。通过“三个一”活动,在反思互动、实践验证中凝练提升对“课堂合唱教学”的理性认识,提升思维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通过每月的读书论坛及当月中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炼,行成一篇学习感受。
2. 专家指导,提升研究深度。
现阶段关于“课堂合唱教学的”的研究成果、学习资源相对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聘请专家顾问团,邀请到现场指导把脉,通过深度对话,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结合工作室成员其他平台的学习,辐射工作室的研究,提升研究的宽度。
3.教学评一体,提升研究序列化。
认真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音乐学科关键能力,研读音乐课程标准,梳理关键能力年段目标,针对每一个能力点设计对应的活动,让课程标准可操作性、可量化,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依据,真正实行教学评一体。针对各学段各单元各课的知识点、重难点、拓展点或根据演技主题行成系列化、体系化的《合唱教材》,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具体工作:附2020年上半年工作室日程计划
时间 | 活动内容 | 参加人员 |
2020.2 | 1.制定学期计划 2.课题申报材料准备 | 工作室成员 |
2020.3 | 1.读书交流 2.梳理教材 3.子课题方案 4.教学研讨 | 工作室成员 |
2020.4 | 1.读书交流 2.教学研讨 3.论文撰写 4.研究小结 5、梳理教材 | 工作室成员 |
2020.5 | 1.读书交流 2.教学研讨 3.专题总结 4.年段关键能力梳理 5.梳理教材 | 工作室成员 |
2020.6 | 1.学期总结 2.教科研培训 3.专家指导——刘薇 4.课题研究研讨 | 工作室成员 |
2020.7 | 1、课题小结 2、学期总结 | 工作室成员 |
注:以上安排将在后续工作中做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