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课程>>数学学科课程>>文章内容
弘雅教师|数学:对话“新基础” 优化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玲洁

  本着“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的宗旨。12月10日下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组齐聚数学学科教室,围绕“新基础课堂教育”的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蔡芬主任主持,并有幸邀请到吴亚萍教授莅临指导。

  课堂教学立导向

  第一节课,顾鹏飞老师执教了六年级的《包装问题》。课堂从生活中的包装出发,以“2个同样的长方体纸巾包装在一起有几种拼法?哪种最省材料?”引发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有序研究、抽象建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拉长寻找关系的过程,最终打破定势加深理解,推出n个长方体重叠的最小表面积。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上灵活多变的思考、方法上严谨有序的研究。

  第二节课,蔡芬老师执教六年级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设计“不同甜度的糖水、哪杯糖水最甜”这样一个新颖的问题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行课中引导孩子通过计算、研究,经历四次多样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并在比较的过程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促进思维的不断深入。

  评课议课促成长

  首先,两位执教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教学反思。交流课程设计和行课过程中的困惑。随后,其他教研组老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了互动交流。

  最后,吴亚萍教授高位引领。吴教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的出彩之处,并对两节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同时在大家的殷殷期待下指出了可以进步的空间。吴教授指出建模的课重在:找、用、推,教师在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结构清晰化的同时,还要关注各结构板块的育人价值,要关注研究方法、记录方法的习得,符号表达抽象建模能力的形成等。同时提出“如何做一个高明的设计者?”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以思考与启发。最后吴教授强调:课堂应该是师生交互推进、促进生成的过程,在关注课堂设计的同时还需关注学生的发展。吴教授的精彩点评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每一次交流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研究都是思维的提升,“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每一位老师走在教学的前沿。因为研究,课堂才能真正散发生命的活力;因为研究,师生才能充分体会数学的魅力。我们庆幸,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

  撰稿:顾昕 摄影:顾昕 审核:何玲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