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烛微光存轩辕,皎皎风华映桃李。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行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12月14日傍晚,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内参加师德讲堂活动——让专注力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引擎。
本次邀请的专家是芮彩琴老师,芮老师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国家高级心理督导师,哈佛专注力教育实践专家。
首先,芮老师罗列了15个教师的日常困惑,抛出三个问题:这些困惑我们问题的归因是什么?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在班级里占比如何?老师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案了吗?通过互动,我们了解到专注能力是指在需要专注认知的场合自如地调节认知活动,并保持其稳定持久的能力。
芮老师指出,当今许多教师将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放在重要地位,但对个体心理的考量不足。专注力是一种元能力,是获得其他能力的基础条件,学生成绩不佳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诸多因素中,没有良好的专注力首当其冲。
接下来,芮老师围绕多动冲动是班级管理的罪魁祸首,用案例告诉我们:对多动冲动的孩子们的疏导教育必不可少,而多动冲动正是源于自控能力差、敏感点低。
芮老师指引,低效学习是家校协作的最大障碍,家校矛盾的根源是作业矛盾,起因是学生作业效率低。要实现高效学习、高效作业,就是要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力。专注力的塑造期在三岁半左右,而调整期则在小学阶段,有六种行之有效的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可供我们参考:大概率事件,要重视;治本比治标更重要;多点突破,整合式解决;多给孩子支持与鼓励;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严密组织课堂。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专注力要落实到每位老师、每一节课。相信龙虎二小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用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专注去成就学生,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撰稿:吴艳 摄影:杨明武 审核:吴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