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渐深,寒意渐浓,瑟瑟的冷风不能阻挡老师们教学研究的热情,为了检验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帮助、促进新教师成长,语文学科组于12月23日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活动,许华章副校长和同学科老师全程参与,并进行了精彩的线上、线下评课活动。
亮课堂 展风采
语文学科组共有四位新教师:许逸超老师、吴艳老师、田静老师、郁佳莉老师。本次汇报课中,我们看到了她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进取的工作精神。
许逸超老师执教《项链》一课,进行了组块化的教学设计,从叠词入手构建了整堂课的教学,在找、读、品中感受到了叠词的音韵美和意蕴美。随后,又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化身为小小的踏浪者,体会走在沙滩上的感觉,身临其境,感受海边的舒适宜人。整堂课,许老师都循循善诱,既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关注学生的表达。
田静老师执教的是二上《风娃娃》。课堂伊始,田老师用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借助插图,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课题。创设风娃娃求助的情境,巧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脉,教学板块清晰。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除了关注字音字形,田老师尤其关注语用,在教“场”字时,拓展了“场”字在不同含义时的读音和用法,识字有深度,有广度。
吴艳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语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吴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播放美丽的雪景图,让学生置身于大雪纷飞之中,让学生投入学习,尽情地阅读,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课堂中吴老师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识字经验,放手让孩子剖析识字过程,充分让孩子交流识字方法,学习生字也各有特色。在读中能结合标点、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较好地落实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在郁佳莉老师执教的《我的“长生果”》中,郁老师的教学语言润物无声,在丝丝缕缕的渗透中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与写作的重要意义。郁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清晰,用三个大问题串联整个课堂的学习,用表格梳理的形式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地。课堂教学中关注略读课文的重点内容,从“读书类型”和“读书感悟”两个方面进行阅读指导。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真议课 真研讨
俗话说“三分课七分评”,课后,在徐佳和周菲老师的主持下,语文老师们聚焦“向美、挑战、生长”三大关键词展开了线上、线下的评课议课,积极讨论本年段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每位老师都将自己的收获与疑惑进行了交流,思维碰撞的火花肆意挥洒,互动、对话,真诚地对四堂研讨课例提出重建建议。
王红梅老师肯定了两位新教师的识字教学,有广度、有深度。同时叮嘱新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向名师学习,锤炼基本功。
胡芝芬老师则对低段课堂教学这样建议:1.低段的课堂要书声琅琅2.教师的评价语要富有激励性,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徐佳老师也提出建议:低段课尤其要关注情境创设:有了合适的情境,学生才乐于参与,敢说敢讲。除了文本情境的创设,教师的眼神、体态、动作都是情境创设的一部分,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做到课堂上声情并茂,让自己也化作教学情境的一部分。
曹晓曙老师肯定了吴老师的课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同时也分享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
程杨老师指出教师要关注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通过总结提升的方式进行启发式引导,让学生的答案有生成。
课堂上,真读、真写、真对话;研讨时,真评、真议,真语文。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每一次教研,都是对弘雅课堂“向美、挑战、生长”的价值追求与思考。
报道、摄影:陈莉 郑芬 审核: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