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寒假结束后,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迎来了一个崭新而又紧张的新学期。2月20日,全体英语教师在线上学习了分别由薛红老师带来的讲座《常州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解读》、徐小丽老师的讲座《基于目标分解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徐文娟老师的讲座《学期课程纲要编制的实践与思考》。
新学期 储能量
英语组全体教师齐聚英语学科教室,首先观看的是薛红老师主讲的《常州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建议解读》。讲座着重讲解了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习题集和学案集,还包括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能让学生感知到大观念,深入大观念,最后做到升华大观念。此理论基础与课程理念更具有前瞻性,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学生将来可以用英语做哪些事?学生可以形成哪些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英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应该顺从英语教学是走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诚信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化结构。总而言之,在大教育大环境的飞速发展下,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以下几点要求:以学习者为主体、聚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体现条件支持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目标具有可评价性。此外,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也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板书设计要满足知识性、艺术性、创造性、整体性、生成性和机构行六位一体。
来自新北区的徐文娟老师以《学期课程纲要编制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带领大家对课程纲要的编制进行了学习。徐老师谈到,一门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如何评价,这就是课程纲要的含义。编制课程纲要对于教师十分重要,因为在实施课程中教室们往往会遇到标准理解不深入、教材解读不全面、学情分析太泛化等困境;而课程纲要则可以帮助教师对该课程进行一个预算,帮助教室们解决以上问题。同样,实施课程的角色期待同样也要求教师需要做到编制课程纲要。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学习设计和评价者、成长规划师、情感呵护者、终身学习者。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素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不断用学习来指导实践活动。在编制课纲要中,教师需要注意完成三次对接,完成年段目标到学期目标到课时目标的三次对接,要注重体现整体性和递进性。
最后是由徐小丽老师带来的《基于目标分解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中,教育教学逐步体现以下几点特征: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的提升,指向内容的综合,指向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在不断发展,对于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到能够更好的分解与设计教学目标。在课堂中需要保证学生学会思维,关注学生学习与内化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构建与培育。在英语课堂中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通过一上午的在线学习,教师们都收获颇多。全体英语教师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对如何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提升教学品质进行交流讨论。英语学科责任人耿周霖老师提出,我们学校以“弘雅”文化浸润教育,培养文雅、智慧、坚韧的弘雅学生。英语学科则以国家基础课程和少年硅谷RS英语特色课程相结合。各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可有效辅助国家基础课程,通过连接教材与生活,把主题延伸到日常,扩大学习阵地。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融入真实场景的概念,研究每一个版块中真实场景植入的不同意义与不同实施措施。在自然真实的场景下升华研究单元整体教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积极的学习取向,提高学习方法的质量,创造适切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倡导主动学习,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实现自我发现,自我顿悟,自主归纳。新教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提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理论,而是要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实践,不断反思,再实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英语教学观;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通过此次期初培训,全体教师感悟颇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定能将此次收获融入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做到关注试课时关联、语篇关联和活动关联,不断转换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刻跟着国家和党的教育号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新学期,我们潜心向学,开启一段新征程!
报道:石琳
审核:耿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