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弘雅教研 | 数学:追本溯源,从“一”到“一”
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五)
发布时间:2021-03-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玲洁

  二月绀香,三月桃良;春意渐浓,新程初启。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丰实教师的专业成长,2021年3月16日下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数学学科研究室,开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 同思共长

  何玲洁老师带着前期学习的成果,课堂中展示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这节课的理解。何老师基于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设计学生学习路径。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之根上自然生长。

  教材解读 聚力前行

  “教材解读”是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扎扎实实做的事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本次教材解读,每一位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大家尝试从高观点指导下的视角、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教材编排体系等视角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解读。徐艳丽、费玥、朱莹三位老师以不同版本教材对比为切入点,聚焦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本质。耿云、孙丹、章叶三位老师着眼策略,结合本次教学实践,基于教学内容、教学年段、学生起点等进行教材解读。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经验世界,凸显学生可能的思维路径和方式。

  每位老师的交流有研究、有思考、有策略,大家努力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挖掘教材内容背后隐藏的思维方式。大家对教材的解读,进一步生发了现场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案例的思考。

  课程教学中心荆亚琴主任肯定了老师们的教材解读,大家都在朝着专业化的道路前行。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荆主任提出:第一,老师既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更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模仿到自己说,各年级都要打好分析数量关系的根基。第二,要让孩子学会表达: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有理有据的话,必须落实到日常。同时,荆主任提出几点思考:如何基于学生的实际把教材中静态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动态的学习活动?如何捕捉、呈现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证据——生成性学习资源?如何让教学的节奏快慢结合,有旋律感?大家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前行、在问题中成长。

  同一节课,同一类内容的教材解读,精彩纷呈。有个人智慧,更有团队研究的思考。我们从一节课、一次教材解读到对一类课型的理解,我们不断努力,我们追本溯源,为全体数学老师点亮了教学新思路的明灯,为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龙二小数学教学的全新起航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我们将在教学的路上永不止步,在研究的大道上不断前行!

  PS:活动最后,蔡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愿池蛋糕,希望大家能够带着期待走进研究会场,更带着满满的幸福走出研究会场。

  撰稿|何玲洁

  摄影|孙丹

  审核|何玲洁 蔡芬

5(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