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新绿野草,陌上桀然花枝”,正是一年春好处。3月26日下午,英语组全体老师伴随着Never grow old的歌声齐聚会议室,照例开展学科研究日活动,市教研员黄小燕老师也参与并指导了本次活动。
在英语学科负责人耿周霖老师的创意引领下,英语组的RS英语课题在区微型课题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本次RS案例交流中,老师们准备充分,根据教材主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本学期的三个重点主题。三年级教研组基于教材,提出了三个主题:Signs in the school,Farm paradise,We are ten。周玉婷老师作为代表重点介绍了We are ten的案例,此案例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恩家人,感恩老师,在多样的课堂中体验成长礼的深意。四年级教研组长顾文敏老师介绍了Spring poem ,Fashion show,Charity sale and visit patients三个主题。顾老师对A charity sale作了细致分析,并期待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锻炼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以及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五年级教研组长周敏颖老师分享的三个主题非常贴合学生需求,其中的Food in Changzhou将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寻觅常州美食,制作常州美食,品尝常州美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在品尝过程中学会用英文评价美食。
黄老师认为三至五年级重点交流的三个案例非常有新意,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是基于主题的单元学习,在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研究性学习系统化。黄老师通过举例,建议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把整个教学串成一条线,构成一个系列,每个单元为大主题做贡献,与日常教学相联系。黄老师还通过“4P”的介绍对项目化活动作了全新的引领:项目计划(Planning)、项目准备(Preparing)、项目制作(Producing)、项目展示(Presenting),通过体验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掌握项目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
灵感滋养下的“小灶微课”——各显神通
短暂休息后,大家共同赏评了12段“小灶微课”,“小灶微课”是本学期英语学科组全体老师为学生们重点打造的“福利”。为了帮助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们聚焦本年段的重难点,制作了微视频,有的聚焦语法,有的聚语音,有的聚焦题型。老师们的微视频形式多样,视频录制注重知识的整体呈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的利用对比教学,有的利用图片实例教学,有的利用口诀教学,有的利用故事教学, 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灶微课”得到了黄老师的高度赞扬,她认为我们针对孩子的特点做到了以下三点:有用、有趣、有意义。同时,黄老师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推进中能关注设计的原则、语气、中英文比例、软件使用等,鼓励我们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到底并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因此受益。
团享时刻,耿老师为忙碌工作的老师们分享了林帝浣《等一朵花开》中的一则漫画:面条能有什么故事?你煮的面条才有故事。再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也要保持一份“莓”丽的心情,留存一份“莓”好的期待!学科组为每个教研组准备了一份草莓盆栽,“草莓能有什么故事?你种下的草莓才有故事。”愿大家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属于自己的故事。
(撰稿:曹丽娟; 摄影:刘文英 ;审核:耿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