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全体教师跨越式发展,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作为新北区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借助本次区级开放活动,加强与区域内学校的共学共研共进,于5月27日下午开展区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展示活动。新北区师训科张爱娟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区各学科教研员及兄弟学校骨干教师全程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各学科课堂展示和专题报告两个板块。
寻味文言 向美而教
语文学科呈现了两节文言文教学。蔡沁宇老师执教四下《囊萤夜读》。整堂课,蔡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依托多样化的“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出韵味。学生们在朗读中发现,在朗读中感悟,明白了要勤奋好学、肃静勤勉的道理。
徐佳老师执教五下《杨氏之子》,无论是前期的导入,还是三大板块的学生活动,徐老师始终穿梭在课桌间的“小巷”里。整堂课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也有抑扬顿挫,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学生几次深入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杨氏子的待人之礼、言谈之礼和应答之智。
张丽娟校长点评了两节文言文教学,结合两节课例提出了四个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以读为主,在反复读中了解内容;2.教给方法,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内容;3.阅读链接,在拓展中感受传统文化4.聚焦词句,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能力。
多元经历 激活思维
林浩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将观察、操作、实验、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这五个板块,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中感悟角的特征。整节课林老师教态亲切,语言精炼、规范,点评恰当。
耿云老师执教的《多边形的内角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而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耿老师每个活动中关注核心问题的设计,通过几个大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要求,找准探究方法,在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思维。
陈建伟校长进行高位引领,他赞赏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序列化的活动中自主探索;结构化的生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基础性的资源进行转化,推进课堂教学;针对性的回顾反思,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思维更有条理。同时,陈校长也提出一些思考:数学活动的设计应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深度学习上,在把握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更应关注数学核心思想的方法。
把握节点 记录成长
RS英语连接教材与生活,将场景与学习深度链接。第一节课由周玉婷老师执教We are ten,围绕三年级十岁成长而展开的项目活动。学生通过三大版块的任务活动进行探究学习和汇报。What can we do by ourselves?What can we do for our families?What can we do for our school?周老师巧妙设计这三大活动,将学生三年级一学年所学句型进行融合,指导学生在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学生在过程中学会感恩,感悟成长!
第二节课由杨文婷老师执教五下U8 Birthdays Story time。在生日派对的场景下,杨老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导入课堂,一下子渲染了生日的愉快氛围。她基于主题意义,设计了一系列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读、写巧妙整合,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运用语言。
为推进区域教学,区教研员薛国民老师进行了本次活动的前期指导。课后,薛老师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节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学习能力,他们刻苦钻研、乐于创新,课堂推进扎实而有效。盛赞以成长节点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设置相关英语学习情境,综合输出语言,真正用英语做事,落实培养核心素养。同时,薛老师也提出新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要有留白的意识,注重重心下移,给予学生更多运用实践的时空。老师们有所悟亦有所得!
智趣相融 慧创生活
五4班万婧老师与学生开展了《国牌绝绝子》研究成果汇报活动。课堂上,各学生小队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入手,以情景剧、数据统计图和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再走向中国智造的历程。中国品牌带来的民族自豪深植于学生心间,学生小队合作力得以提升。
三1班黄汝群老师聚焦亲子沟通,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开展了《有话好好说》的亲子沟通主题班会。学生以演唱、相声、情景剧视频的形式呈现了亲子沟通中最真实的典型烦恼,通过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真实对话与讨论,共同商讨沟通策略。本次活动给予学生切实的生活指导,助力学生优化生活品质。
袁文娟校长点评:万老师的课主题和目标清晰,活动过程推进有层次,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很高的素养。融知、情、意、行的目标为一体,融学生小队汇报成果与研究过程体验为一体,很巧妙地实现了优质成长资源的转化。黄老师的课选题很贴切,打开教室的大门,实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多维沟通。黄老师在活动推进中较好地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真实互动,为后期的优质亲子沟通打开一扇窗。
迁想妙得 聚力教研
美术组的姚海燕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迁想妙得》一课,通过导入的启发想象,围绕添画、剪贴、重组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想象,体验创作的快乐。
周文雅校长对姚老师的教学方式、互动形式等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强调可以从更深层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同课异构 球采飞扬
体育学科呈现了三节区公开课活动。首先由朱慧慧老师与刘超老师同时带来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两位老师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多样练习,训练“球感”。学生积极练习,乐在其中。朱老师通过游戏“金鸡独立”引入新课,牢牢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刘超老师的课堂,引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学生们在音乐的带动下积极响应,主动练习。
随后,刘赟磊老师的足球课也同样精彩,巧妙地将游戏比赛等元素融入课堂,运用标志桶组建简易球门,并且通过不断减小球门的大小来控制同学们射术的精准度,从而提高脚内侧传球的准确性。
王彩群主任高为引领并对三节课作高度的评价。王主任指出,三节课教学环节都十分清晰,层次分明;教学难度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同时肯定了课堂中的精讲多练,以学生的学练为核心展开教学,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踢球的乐趣。此外,王主任还建议,将足球课和足球类课型校本化、体系化,形成教材,做到普及化的教学。
科信同展 精彩无限
科学组徐铭雪与三7班的学生一起研究了《塑料》。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烧一烧、闻一闻、捻一捻等多种方法,多角度地研究塑料,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也认识到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对地球环境和生物安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以此鼓励学生的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发现更多对人类有益的材料。
六1班杨明武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信息技术课《创意灯笼》。在课堂上同学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共同研究了极具中国风味的灯笼,一起用3Done制作了形状各异、别具一格的灯笼模型。学生在课堂上拓宽了思维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后教师发展中心张石磊副校长作了高位引领,两堂课达成度都很高,课堂推进层层递进。学生都能敢于尝试,勇于表达。张校长鼓励年轻教师多实践多思考,并给年轻老师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考,各位科学与信息老师都收获颇丰。
文化立校 研学共长
时间悄然而逝,此次活动很快到了尾声。所有专家、教师齐聚报告厅,共享活动见闻。
“少儿国学,初心未变”。钱丽美校长从少儿国学课程出发,围绕学校基本情况及实践探索两方面,与前来观摩的各校教师进行交流。
脱胎于百年老校的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全员参与、精心设计、融学校文化理念与历史于建筑的学校,它具有“典雅”、“共长”、“前瞻”的特点,在传承中创生变革。钱校回顾了少儿国学多年实践探索轨迹,展开诗意文化在学校生根、出茎、长叶、开花的过程。十年漫漫求索路,诗意理念定如初。首批课程基地的申报和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将学校诗意文化的探索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少儿国学课程的体系构建从“道”、“法”、“术”、“器”四个方面展开,彰显“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向美而教”、“和谐共生”特点。但少儿国学的实践探索并非止步于此。“童心里的诗篇”、“‘大道至简’少儿国学教育名校名师云端论坛”、“全国少儿国学教育名校联盟”等平台的拓展延伸,使全校师生成长“诗意”特质鲜明,成绩斐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文化深厚,品牌频出”。全程参与活动的吴永军教授高度赞扬了学校的发展成果,这离不开优秀教师班底及深厚诗意文化。活动中,透过教师公开课堂,可见解读文本之深,素养之高。学校教师人数虽少,但个个精干优秀,开发出“少儿国学”、“少年硅谷”、“少儿玩伴”、“RS英语”等课程,品牌频出。尤其是少儿国学的品牌课程,在同类研究领域成绩卓著,享誉全国。
“整体建构,融通课程”。张爱娟校长从班队课视角分享观摩心得。“国牌绝绝子” 与道法、综合课程结合,激发学生研究、实践,融通课程育人价值。“有话,好好说”渗透亲子沟通与心理健康教育。张校长以小见大,肯定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凝聚力的学校。专家定期辅导,致力教师发展;活动围绕课程展开,整体建构到位。作为区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令前来观摩人员受益良多。
正如主持人许华章副校长所言,研究的过程便是“共学、共研、共进”。唯有在一次次活动中淬炼,方能共同走向辉煌!
整合:常燕楠 审核: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