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一周德育>>文章内容
国旗下讲话|传承农耕文化,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程杨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文化无时无处不在,并且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同事构筑起源时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药等均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原材料,如制质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等,都来自农业。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以及烧制砖瓦的燃料都依赖农产品。

  现在在中小学校园里,学生“五谷不分”的情况还普遍存在,相信即便是一些大学生也很难分清小米和玉米碜、花豆和红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中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农耕文化的活动, 从课堂到生活,精心准备,让队员们在大自然中了解春耕秋收,四季变化。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田间,走进真正意义的农耕文化大课堂。

  看一看田园里的蔬菜长得多好,用心去观察察它们的生长结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的不容易,懂得爱惜食物。

  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刀耕火种之文明,这次活动队员们知道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生产劳动的特点和辛劳。一系列丰富而又充实的田园课程促进了我们的多元发展、健康成长!玩中学,走中悟,在“行走的课堂”中,大家收获满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