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进一步推进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26日上午,中小学信息技术韦国优秀教师培育室第十三次活动在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以“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为主题,工作室领衔人韦国校长、工作室成员以及新北区多位信息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开放课堂 各展风采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张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五年级的《最炫民族风》,张老师以少数民族服饰秀作为开场,引导学生自己通过Scratch软件来策划制作一场服装秀,学生创作热情高涨。课堂由导入角色、导入造型、搭建脚本这三部分有梯度的任务进行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理解“角色”与“造型”之间的区别。张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充分抓住学生的各种生成资源来提升课堂的“质”和“效”,同时也善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踊跃表达,整个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情趣。
河海实验小学的周凌娜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第4课《设置文档格式》。本课巧妙地与语文美文欣赏进行整合,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格式刷的使用,知识点的讲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设置不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感知格式修改对文字美感的提升作用,学会欣赏美文,更让学生体验到技术能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说评互动 思维共生
课后,两位执教的老师交流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反思自己课堂的得与失。工作室小伙伴们各抒己见,龙城小学吴苏媛老师评价道:张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的生成资源,真正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课堂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充分展现了学科融合的魅力。中天实验学校赵安老师这样说道:周老师的课堂,处处体现了氛围感。课堂中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互动形式开放多样,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在这种互动评课中,老师们不断地去思考、去发现学生的潜在生长点以及自己的不足,以此来助力信息课堂的质量提升。
导师引领 指明方向
随后,工作室领衔人韦国校长分别从信息技术落地的关键、任务驱动方式的实施途径、课堂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信息技术课堂上也要更关注立德树人的目标、育人价值的体现等。最后韦校长结合近期开展的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督促工作室的小伙伴都能在比赛中磨练提升自己,在比赛中拔节成长。
“教”之有味,“研”之不尽,本次工作室活动激发了老师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积蓄了力量,为上好每一节课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继续以工作室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撰稿:张玲 摄影:杨明武 审核: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