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落叶舞秋韵,金秋十月,在这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效率,10月13日下午,各年级语文组分别进行了教学研讨。
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让拼音教学更有情趣,更有实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济济一堂,共研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负责本次拼音单元教研课的是青年教师徐菱老师,她选择的内容是《j q x》。徐老师课堂上落落大方,和孩子们活泼地互动着。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只读了一个多月书,但他们已是那么守规范。瞧,听课多精神!小手举得高高的,小眼亮亮的!
教研课结束后,全体一年级语文老师集聚办公室进行议课活动。骨干教师提出,所谓拼音情境化教学就是教师利用情境图、故事、游戏等,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拼音教学乐在其中。为了达成拼音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可以尝试在拼音教学前先梳理单元整体框架,再运用插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常用词,创设情境;创编小故事等等。
二语团队的智慧教师齐聚办公室,研讨蔡沁宇老师即将展示的公开课《坐井观天》,为蔡老师精心准备的教案把脉捉虫,提出可操作的建议:老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练,要有大问题意识,相信学生的课堂生成,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许校也参与了研讨,高位引领,他以于永正老师的精品课为例,指出课堂要让学生充分读、多重形式读,要有学生立场,用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学。
三语把本次研讨的主题定为“童话教学中的人物对话”,郑芬老师负责本次研讨课,她呈现给大家的课是科学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郑老师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让学生关注提示语,理解人物心情,感受红头和青头之间真挚的友谊。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读写融通。
课后许校长提出了建议:1.课文教学不能脱离情景,在教学人物对话时,可以利用提示语进行朗读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这样才能充分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2.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大问题,一定是先面向全体学生,再来进行个别反馈,最后才是总结和提升。
四语本次把研讨的主题定为“大单元环境下的神话教学”。 组内共同观摩学习了张洁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张老师将本课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这也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
课后,组内老师就“神话单元”教学以及张洁老师阅读策略上的设计意图以及闪光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指出大家需要共同学习的方向:课堂中由扶到放,注在引导整堂课;教师避免一讲到底的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五年级教研组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杨楹老师“竹韵悠悠”班报讲评课进行深入的探讨。此次的班报讲评课重在指导新颖的开头和结尾,以便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此外,本课尤其重点讲评了怎么将文章写得更生动,杨楹老师主要结合了《冀中的地道战》和《将相和》学到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巧用词语的特殊含义,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让文章的语言更加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
组内成员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对王亦含老师下周校级研讨课进行了讨论。王老师向大家做了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对作文讲评课的设想。杨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班报讲评需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主题的选择要聚焦学生在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切入点小一点,指导细致一点。可以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由刘芹老师负责执教《故宫博物院》。她从阅读策略单元要素“有目的阅读,并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出发,紧扣课文导语中的两个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她引导同学们了解故宫布局,确定自己想要游览的景点,并绘制参观路线图。在交流评议中,优化自己的路线设计。随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点,做一个细致的讲解。随后,小组交流讨论,从景点的作用,外观,内饰等方面介绍,使讲解的条理更清楚。
课堂观摩结束后,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优化思路:课堂趣味性设计可以更浓厚一些;教学设计要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路线设计图要用好地图材料,更清晰呈现设计。成员间思维碰撞,将今日的研讨气氛推向热烈的高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各位老师在活动后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对语文教学更有信心了。相信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更高效的语文课堂中得到提升。
(撰稿:各教研组 摄影:各教研组 审核: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