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24日至9月28日)
(一)引入主题,讨论活动内容
确定活动目标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走进秋天”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很多活动内容。
(二)归纳总结,确定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归类整理,确定以下几个活动内容。
1、感受秋天
学生调查、访问农民,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了解农民的秋收情况,了解有关农作物的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2、体验秋天
组织学生走进树林、山坡、田野,感受秋天的美景,寻找植物的落叶、种子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歌唱、舞蹈、游戏、作画……
3、享受秋天
学生整理、加工活动过程中的收获,然后展示,比如:制作叶贴画、办手抄报、诗歌朗读等。
(三)学生分组,成员分工,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为了方便进行活动,成立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组长、记录员、考察员等。
2、小组成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按活动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月29日至10月30日)
(一)外出调查、访问、劳动实践
制定活动方案后,各组学生在指导老师和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按计划实施。
1、向农民了解秋收情况,了解有关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贮藏知识。
2、劳动实践(摘菜、摘果实等)
3、采摘树叶、在田野中拍照、游戏
在活动期间有人因患感冒不能参加活动,于是有些小组又讨论生成新的活动。 内容:秋季保键。
4、咨询医务人员、上网查询、翻阅图书
(二)整理资料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体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活动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活动成果,准备展示汇报。
学生制作叶贴画、画画、办手抄报……
(三)活动评价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时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学生谈谈真实感受,评价自己和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将活动中产生的新构思、新课题深入研究下去,使活动更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张扬个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四)交流评价活动
第一课时:各小组间以讨论、汇报的方式,用文字、图片、手抄报、图表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展示,并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体验收获,解决困惑。
第二课时:讨论以什么形式和内容进行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