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二十四节气|冬至已至 来日方长
发布时间:2021-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洁

  日行南至,往北复返

  日影长之至

  一阳来复,始于冬至

  周而复生也

  冬至是什么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习俗

  1.南方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型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2.北方吃饺子

  冬至日,北方多吃饺子,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冷的冬天,看见不少乡亲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矫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3.安徽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4.台湾:九层糕祭祖

  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5.常州特色:胡葱笃豆腐

  常州历来在冬至前夜有吃“胡葱笃豆腐”的习俗,据说吃了胡葱笃豆腐,会驱赶严寒,让人暖和起来。

  冬至·研学

  1.冬至美食节

  了解到冬至各地的美食,我们的弘雅少年也坐不住了,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系上围裙,拿起锅铲,小小厨神上线啦!

  2.冬至小报展

  冬至到,气温降,四年级的队员们对这个重要的节日都非常感兴趣,组成小队进行探究,最终将研究所得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节气小报。

  3.冬至手指操

  今日冬至,也是数九的第一天,数九是我国一种计算冬季日期的民间节气,叫做“冬九九”。常有“数九寒天”以及“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这个时候都是数着《九九歌》过去的,我们四年级的队员一起来唱响了《九九歌》。

  冬至寄语

  冬至,数九寒天,

  是最寒冷的。

  但冬至的记忆总是温暖的,

  那是锅里翻滚着的白白胖胖的饺子,

  是离新年愈来愈近的喜悦,

  是无数平淡日子中的又一抹亮色。

  愿这冬日如你,

  永远艳阳高照、满怀温暖!

(撰稿:张洁;照片提供:四年级班主任;审核:林燕群)

图11.jpg

图13.jpg

图14.jpg

图15.jpg

图16.jpg

图17.jpg


图20.jpg

IMG_3192(20211221-125731).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