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课程>>数学学科课程>>文章内容
弘雅教师|聚焦”双减“(数学):深入课堂共交流 听课评课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1-12-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何玲洁

  夏至日渐短,冬至又复长。2021年12月21日下午,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承办了新北区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培育室中期汇报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黄奇玉主任全程参与,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共同观摩。

  课堂教学展风采

  龙城小学的陆静老师和小河小学的钱绍军老师分别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陆老师执教三年级的《间隔排列》。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陆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教结构和用结构,先让学生观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特点,再利用已有的发现去探索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的排列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陆老师启发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式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的本质,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也能有序的观察、比较。聚焦学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进行层层递进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规律“两端相同,数量相差1;两端不同,数量相等”。

  钱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圆柱和圆锥》。课堂上钱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发学生思维冲突。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滚一滚等丰富的动作表征,让四人小组的探究活动“动”了起来,孩子们也充分感受到了圆柱、圆锥的特征,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题评课促成长

  课后,老师们积极互动,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本节课中所展现的亮点: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同时,对于老师们的困惑,荆亚琴副校长也给出了指导与引领:课堂时长不够,我们需要在哪里做减法?圆柱和圆锥三视图习题,对于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该如何组织交流的“序”?

  研讨氛围极大地鼓舞了我校数学老师的教研热情,建设性的思考打开了大家数学研究的新思路,相信在日常的教学中,龙二小数学老师们也会学以致用,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思考前进!

  (撰稿:顾昕 摄影:顾昕 审核:何玲洁)

图4.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