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一周德育>>文章内容
二十四节气|寒初峭 梅乍坼,春才早
发布时间:2022-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洁

寒初峭 梅乍坼,春才早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每年1月5日或6日,下午1点14分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85°,按古代以北斗星判断节气的方法,斗指戊为小寒。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它是夏历的十二月节。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寒与冬季"数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进入小寒也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一、小寒有三候

一候雁北乡

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二候鹊始巢

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三候始雊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二、一吟一品

从古至今,吟诗一直都是诗人赏析、抒情、创作诗词的重要方式。我校作为少儿国学示范基地,同学们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下纷纷誊写起了小寒的诗句,并深情吟诵。


三、九九消寒

明代,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也成了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所谓“画九”,就是用图画来记录“九九”的进程。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白梅红遍时,“九九寒天”便结束了。五年级的队员们也来画一画。


四、冬练三九

在数九寒冬之际,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人们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改善了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就会随之提高。让我们一起来锻炼吧!

图9.jpg

五、甜糯菜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术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六、福字迎新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因此,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我们也来写一写福字。



辑:顾洁

摄影:各班辅导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