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弘雅课程>>校本课程>>创作诗>>过程资料>>文章内容
弘雅诗社讲义
发布时间:2022-01-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费菊媛

传统诗歌讲义一

(施国鸣老师)

一、诗歌的概念: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在古代,很多诗可以唱,所以叫歌。

二、什么叫传统诗歌

传统诗歌大致可分两种类型:

1、古风:不要求严格的平仄声律,字数、句数和结构比较自由,应当押韵,但允许中间换韵。

例: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例: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格律诗(包含词):句数、字数固定,严格要求平仄声律,一韵到底,不许换韵。

例:王之涣五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例:杨万里七绝《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格律诗、词的分类

1、诗的分类: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

A、五绝:4句,每句5字,共20字。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五律:8句,每句5字,共40字。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C、七绝:四句,每句7字,共28字。例:《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七律:8句、每句7字,共56字。例: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E、排律:长篇的律诗,又称长律。一般以五言律诗居多。

排律是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之“排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

例: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2、词的分类:小令、中调、长调

词,又叫长短句,是按照规定的曲谱或词谱作的,有严格的平仄格律要求,不同的词谱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所以又叫填词,都是用来歌唱的。由于古代大多数曲谱流失,只剩下词谱,所以只能用来填词而无法按古代曲谱唱歌了。

A、小令:五十八字内为小令。

例: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

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C、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例: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关于平仄格律

1、什么叫平仄:平声就是语调读作阴平和阳平的字,仄声就是读作上声和去声、入声的字。

例:平声:妈、麻;   仄声:马、骂、抹(入声)。

2、关于押韵:格律诗(不含词)的第一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韵,但

 

偶数句一定要押韵,押韵的字必须是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这个字必须是同一韵部的字,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一般要用平声韵。

3、关于诗句平仄的粘对:

格律诗(不含词)的第三句第二字要和上一句第二字平仄相同,第四句第二字和第三句第二字平仄相反,以此类推。

4、七绝的起、承、转、合:第一句叫起、二句叫承、三句叫转、四句叫合。就是起头、承接、展开、收尾。起承转合是一首七绝完整的结构。

5、关于格律诗的对仗(暂略)

五、七绝的平仄格律四种格式:

A、平起平收式(首句第2字和第7字是平声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王之涣《凉州词》赏析和格律详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问:1、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内容?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此诗是四种平仄格律的哪一种?

 

B、平起仄收式(首句第2字平声和第7字是仄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诗:李白《下江陵》赏析和格律详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此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一句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3、此诗属于四种格式中的哪一种?

C、仄起平收式(首句第2字仄声和第7字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诗:杜牧《山行》赏析和格律详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2、诗中描写了几样景物?最能体现深秋季节的哪些景物?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此诗是四种平仄格律中的那一种?

D、仄起仄收式(首句第2字和第7字都是仄声)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诗:杜甫《绝句》赏析和格律详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1、这首诗是写景诗吗?2、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这是什么季节的景物?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传统诗歌讲义二

《中华通韵》十六韵简表(按照汉语拼音韵母顺序排列)

1、创作诗词必须押韵,所以需要韵书来规范,不能乱押韵,所以在隋朝就产生了韵书。古人作诗词用的是古代韵书,但现代普通话语音和古代语音发生了很大差异,所以现代人创作就比较困难,因此就编制了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的现代韵书,把古代汉语的很多入声字都安排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间,比古代韵书大大精简,很方便当代人学习创作传统诗词。还有其他新韵表,都可以试用。

十六韵部:根据汉语拼音的韵母排列:

一啊:a ia ua  二喔:o,uo   三鹅:e,ie,üe    四衣:i,-i

五乌:u      六迂:ü      七哀:ai,uai     八欸:ei,ui(uei)

九熬:ao,iao  十欧:ou,iu   十一安:an,ian,uan,üan

十二恩:en,in,un,ün           十三昂:ang,iang,uang

十四英:eng,ing,ueng  十五雍:ong,iong      十六儿(零韵母)er

《中华通韵》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查到所需要的平声押韵字,比如用花字押韵,那就查一啊韵部,能够押韵的平声韵字都在里面了。 还可以可以查到这个韵部的所有上声字和去声字,这对创作诗词非常方便。

 

例:花、麻、马、骂是个声调,都可以在一啊韵部中找到。

 

2、南宋平水韵表,这个韵表有三十个平声韵部;二十九个上声韵部;三十个去声韵部;十七个入声韵部。可见平声韵部的韵字都很少,所以对诗人的文学知识素养和创作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古代诗人从小就要准确地背诵记忆平水韵表,否则没法参加科举考试,平时用错韵字,也会被人笑话。

 

3、七绝的押韵规则: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偶数句即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但一般首句押韵的居多。

 

七、根据传统诗词的题材和内容,也就是古人生活的基本内容,格律诗词大致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悼亡诗;咏物诗;闺怨宫怨诗。

 

1、下面分别举例欣赏分析:

A1、咏史和怀古诗:唐朝刘禹锡《乌衣巷》赏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题:诗中描写了几种意象(景物)?诗人表达了什么态度和感情?  是七绝平仄格律的哪一种?  押了平水韵哪个韵部?

 

A2、李商隐《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问题:同上。

 

B1、山水田园诗分析欣赏 :唐代:刘禹锡山水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B2、宋代范成大田园诗《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问题:同上。

 

C1送别诗分析欣赏: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问题:同上。

 

C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同上。

 

D1、羁旅诗分析欣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问题:同上。

 

D2、唐代白居《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同上。

 

E1、边塞诗分析欣赏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问题:同上。

 

E2、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问题:同上。

 

F1、悼亡诗分析欣赏:陆游《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问题:同上。

 

F2、现代无名氏诗人《亡妻守灵有感》

 

为谁孤苦立灵堂?相对灯光比泪光。忽忆洞房花烛夜,新娘含笑唤新郎。

 

问题:同上。

 

G1、咏物诗欣赏分析:清代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问题:同上。

 

G2、唐代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同上。

 

H1、闺怨宫怨诗欣赏分析:唐代王昌龄《闺怨》

 

阁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题:同上。

 

H2、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问题:同上。

 

传统诗歌讲义三

五言绝句的格律和创作

 

由于五言绝句短小精悍,对作者的创作构思以及如何遣词造句的要求比七言绝句更高,所以我们只做简单的介绍和了解,以便同学们将来创作时用以参考。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律和七绝一样是4种类型,即: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仄起仄收;平起平收。

但是,五言绝句一般以首句不入韵为主,且以押同一韵部的平声韵为正格。和七绝一样,要注意起承转合的流畅完整,注意粘对,同时还要防止犯孤平和一句中最后33连平。五言绝句共有4个平仄句式:

 

1、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平可仄;

 

2、平平平仄仄;第一字可平可仄;

 

3、仄仄平平仄;第一字可平可仄;

 

4、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可平可仄;

 

类型一: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唐代 卢纶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代 元稹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类型二: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唐代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代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类型三: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唐代 宋之问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清代 施闰章 《山行》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唐代 卢纶 《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唐代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阅读和创作五言绝句注意事项

 

1、古人有时会有三连仄的诗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是雪3字显然三连仄,但是难得用一下,可以认为是特殊用法而被接受。

 

2、一句中后三字不允许三连平,要绝对禁止。例如唐代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山空3字就是三连平。

 

3、平平平仄仄,经常有古代诗人变通,改为平平仄平仄,这被看做特殊变通而被认可。比如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移舟泊烟渚从平平平仄仄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4、古诗中往往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犯了孤平,中唐以前以前的诗中比较多,但我们现在创作时要尽量避免。

 

5、由于五绝的平仄格律规范,到了宋代才最终完成,所以唐以前的很多五言诗格律不合后来的规范,比如一首诗基本不合平仄声律,又没有给予补救,这些诗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古风来看就行了。

 

比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有的失粘的绝句,比如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劝君失粘了。过去有人说这种类型,平仄合律但是失粘,押平声韵的叫“阳关体”,押仄声韵的叫折腰体:

 

比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万径——孤舟失粘。不过我觉得还是以古风来看待比较合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