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数学学科总结 2021-2022第一学期
发布时间:2022-02-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玥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数学  学科/部门总结

一、学科组基本情况

整个团队新教师比较多,所以本学期我们以教材的专业化解读和生成性学习资源为主要抓手进行研究。从教师的研究课和平时的常态课都可以看出,老师们能主动对课堂中的生成性学习资源进行捕捉和利用,对于教材的解读也有了一个提升,每个人都卷入到这样的研究中,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本学期26位数学老师,18位老师都承担了校级的研究课,在校长、校长的指导下,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重点工作(或事件)

1、促进学科组青年教师团队发展,建立、练一体化平台。组织开展弘雅杯青年教师练兵课

2、组织教材解读讲座

310月份积极准备五级梯队参评。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常州市同课异构、数字化学习、数学实验项目组活动。

三、文化引领

1、文化滋养凝心力,助力学科明方向

数学组坚持“的平台开展真实践,明晰真路径,建设真项目,寻求真策略;的舞台灵动的课堂,生动的分享,互动的交往,能动的创想”的精神文化,不断优化教师教学理念提升课程理解力以及教学素养,发展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数学教育与儿童数学内涵的提升。

四、教师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月1+1+2模式开展研究日活动。

1、集思广益聚才智,深度研学助成长

教材的专业化解读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是教师最为日常的事项。基于此,我们每月1次开展教材解读+读书分享活动。大家读思结合,一篇篇阅读笔记,一次次读书交流,校教材解读展示中的凯凯而谈,笃定自信,无疑就是大家努力的最好见证。其实像这样通过老师们彼此交流、共同分享,也提高了数学教师科研及论文写作的兴趣。

为了凝集教师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增强教师合作意识,每月1次的集备时间很有必要!在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研讨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资源处理、过程推进......有疑问、教学设想、有新意的地方共同交流、讨论、思考、大家取长补短。数学组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只统一思想,不统一教案,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老师们都能积极接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

2、聚焦课堂展风采,宝剑锋从磨砺出

学科组每月2次开展围绕研究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设计上兼顾不同类型,计算、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规律探究......通过多种课型,多种教研方式【大组、组组(报道)】打开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经验、拓宽教师眼界,从而提高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素养。当然不同的老师我们邀请了不同的专家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蒋敏杰校长指导成熟型骨干教师的课堂,陈建伟校长指导青年骨干教师的课堂。我们和荆老师时常推门听课来了解新教师的上课行为、课堂教学情况、授课质量,帮助老师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3、课题研究为抓手,做真教研促发展

本学期我们致力于“生成性学习资源”和“数学命题”两大项目组,帮助打开解决问题的视角、路径与方式“生成性学习资源”的项目在各位老师的课堂上都有了很好的体现,老师们预设、捕捉和呈现资源的意识已成常态化,各组也都建立本年级数学资源库,并尝试进行梳理。在“双减” 的背景下,为了准确研判教学命题新趋势、新动向、新方法,“数学命题”项目组也在努力,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期中和期末的试卷,试卷的质量比较高当然每一个教研组也也根据自己年级的特点,有序列,有梯度的形成了有自己的研究小专题。使人人经历,人人成长做真教研!

五、学生成长

1.多彩活动提思维,精彩数学巧创生

(1)“双减”背景下如何让数学作业既减“量”又增“质”;既充满趣味,又保含思维深度?各组学习了潘院关于围绕指向作业高质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讲座,深耕作业微研究,探索教学新样态,设计并开展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作业改革。比如有的年级课时作业分层设计,体现弹性和个性化;有的年级对练习进行删选和分配,灵活选择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围绕着“学科关键能力”,以学科素养培养为核心,各组开展丰富的能级过关,让数学学科教学走向课程实施,更全面地提升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 “双减”不减成长,“减负”不减质量。低年级积极探索评价多元方式,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立足数学核心素养,把数学知识融于闯关活动当中,孩子们在“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操作小达人”“我是讲题小能手”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做到胸有成竹,展示自己的个性。

(2)基础作业之余创生性实践作业更是丰富多彩:

一年级的点滴特色:“数字画”“数字连线画”“拼拼搭搭”“捆小棒比赛”“数字卡片的制作及玩法”“能级过关”。改善孩子非智力元素

二年级百变七巧板、寻找身体尺,记忆对对碰、口诀战,在动手中的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逐步内化数学知识。

三年级聚焦难点,开展“质量知多少、周长的奥秘、美丽的轴对称多彩的分数条活动。

四年级的数学魔术,让他们遇见好玩的数学,有魔力的数学;思维导图,在梳理中帮助学生清晰知识的结构。

五年级“图形的分割”打破学生惯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极限的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六年级创意拼搭提兴趣、整理知识构体系、主题活动融创意,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提升了孩子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

 

 

2、收获

本学期呢,数学组努力着也收获着:

1)教学素养提升。

何玲洁老师 区新秀

2)教科研素养提升。

多位老师积极撰写并发表论文。

 

 

下一学期(或是下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1、课程

(1)优化教研制度,细化教研方案、跟踪实施过程,有效落实日常教研活动。比如我们的研究课、教材解读要有主题 特别是教材解读要和研究课结合 真正达到教研合一。

(2)数学学科教室。依托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项目的活动,思考并丰富数学组特色教室。争取开设数学阅读区、数学实验体验区、数学器材展览区等,并思考在校园环境文化中融入数学特色。

(3)AI数学,大家已经慢慢从关注结果,回过去关注过程,前期我们各组对下册可实行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梳理,并思考怎样融入“未来教育”课程元素串联整个数学课程,下学期会重启“弘雅数学院”,六个年级轮流,每周一推将数学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宣传。(内容开学初会让让各组填写)

2、教师发展

完善教师梯队,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定好目标,形成阶段性目标达成。

3、学生发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努力实现轻负高质。完善低年级游园会,学科互通 

 

4、课堂:完善数学“弘雅”课堂规程,努力构建数学弘雅课堂范式,借助各级各类平台梳理精品课型及精品课例。

 

 

 

 

 

 

 

 

 

 

 

 

附件1

数学组人员分布情况:

梯队分布

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

 人数(百分比)

12人(46%)

9人35%)

5人19.3%)


荆亚琴(市学带)

杨建芬

钱成

杨伟(市能手)

叶朝阳

奚丹芸

耿云(区骨干)

周丹

左燕磊

蔡芬(区骨干)

蒋宁

孙豪

许秋明

朱莹

孙昊

姜丽娟

季琳


顾鹏飞

唐宇


徐艳丽

顾昕


朱玥(区新秀)

费玥


何玲洁(区新秀)



章叶



林浩



2.各年级研究小主题

年级

研究专题

一年级

常规养成

二年级

数学语言表达

三年级

板书设计

四年级

生成性资源

五年级

复习课

六年级

作业设计

 

3.各年级数学活动开展情况

年级

设计的活动

一年级

数字画、数字连线画、拼拼搭搭、捆小棒比赛、数字卡片、扑克牌游戏“

二年级

百变七巧板、寻找身体尺,记忆对对碰、口诀战

三年级

质量知多少、周长的奥秘、美丽的轴对称多彩的分数条

四年级

可能性、玩转24点、数学魔术、思维导图

五年级

数独、数学家的故事、图形的分割、好题我来讲

六年级

创意拼搭整理知识、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4.论文发表情况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

发表时间

刊物名称

级别

1

荆亚琴

经历抽象过程 促进思维活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说明(一)

 

2021.9

小学教学设计

省级

2

朱玥

单位“1”的故事

撰写

3

章叶

生成性资源助推教学,促学生学习最优体验

4

蒋宁

透析内涵  理解本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与思考

5

何玲洁

读中悟 悟中解——学好数学,从数学阅读开始

6

耿云

教材解读:紧扣“思维”,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5.课堂情况

课题名称

主持|参与

立项部门

进展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荆亚琴主持

新北区

中期评估

《整理与复习结构性研究

章叶参与

区级

立项

《小学数学复习课结构教学研究》

耿云参加

区级

立项

《小学数学知识整理与复习结构性教学研究》

朱玥参加

区级

立项

《小学数学教师板书设计能力提升的策略与研究》

何玲洁主持

校级

结题

5,数学组团队建设

团队名称

成员标准

要     求

课堂教学

科研工作

成果

弘雅

学术

委员会

荆亚琴、蔡芬、杨伟、杨建芬、许秋明、耿云、

副高级职称或市级骨干教师或某领域有成就教师

每学期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讨课一节以上

校级及以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或成为市区级课题、项目领衔人、核心组成员

有相关讲座或论文发表

弘雅

骨干团

徐艳丽、顾鹏飞、林浩、何玲洁、朱玥、章叶、叶朝阳、姜丽娟

已有五级梯队称号或相关称号教师

每年进行校级及以上公开研讨课一节以上

各级工作室、课题组、项目组核心成员

每学期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弘雅

青年团

奚丹芸、顾昕、费玥、唐宇、季琳、左燕磊、钱成、蒋宁、朱莹、孙昊、孙豪、周丹、

尚未取得各级称号的青年教师

每学期进行教研组研讨课一节以上

各级工作室、课题组、项目组核心成员

6.数学组梯队规划

三年梯队规划:


何玲洁

朱玥

章叶

林浩

时间节点

第二年

2022-2023

第三年

2023-2024

第二年

2022-2023

第三年

2023-2024

第二年

2022-2023

第三年

2023-2024

第三年

2023-2024

梯队目标

区骨干

市、区能手

区骨干

市、区能手

区骨干

市、区能手

区新秀

已达

标 项目

区评优课、

区课、课题、论文

区评优课、

区课、课题、论文

区基本功、

区课、课题、论文

区基本功、

区课、课题、论文

区评优课、

区课、论文

区评优课、

区课、论文

区评优课、

基本功、

区课

需准备节目

班主任

班主任

评优课

评优课

课题

课题

班主任、论文、课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