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年春好时,无须扬鞭自奋蹄。为提前谋划我校数学学科组的发展方向,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月15日下午全体数学老师齐聚数学学科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朱玥主任主持,荆亚琴副校长全程参与。
立足细节,落实常规
教学常规是立学之本。活动伊始,朱主任就本学期常规事务的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首先,明确了本学期新成立的弘雅学术委员会、骨干团及青年团各自的成员,并阐述了各团队的要求与职责;随后,朱主任对学校常规调研的要求进行了解读,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教师备课要融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听课本弘雅青年团每月8课时、学术团(骨干团)每月4课时;3.学生作业正确率>95%;4.课堂教学中需有练习设计。只有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方能守常出彩。
群策群力,构建框架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本学期各年级都将开展AI数学课程,旨在基于活动设计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听了何玲洁老师分享的四年级组关于AI数学的初步设想后,各年级组群策群力,结合教材展开了积极思考。过程中,朱主任提醒大家设计要有长程化意识,不要仅仅局限于一节课。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育是渡人之船,交流是乘风的帆。各年级组探讨完毕后,围绕“玩中学”、“学中乐”和 “乐中创”这三个板块对各自构建的AI数学课程的框架进行了交流分享。大家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一年级巧妙地将数运算、数概念以及认数等内容与扑克牌联系起来,利用扑克牌小游戏解决学生计算机械乏味的问题。二年级通过创设自制钟面、规划路线、采集信息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三年级将带领学生去操场上走一走、合理选择地图app,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千米与米”的概念。四年级组则结合基础课程自创一套俄罗斯方块程序,让学生从中体验“平移与旋转”。五年级设想以培养蒜苗的方式,让学生在其生长周期的过程中记录、绘制折线统计图。六年级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利用Excel、导航app等生活必备软件,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与空间观念。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教研已经成为了数学学科组的工作常态,所有教师齐心协力,在教研中点亮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效率!
撰稿|费玥
摄影|费玥
审核|奚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