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味的作用,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11月25日4点20分,全体教师在报告厅参加了师德讲堂。本次师德讲堂以沙龙的形式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论证。
首先钱校长就前期学校文化建设专家论证情况作整体介绍,由此我们的沙龙就正式开始了。然后,各学科两名代表老师分别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费老师认同“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这一办学理念。她认为诗意并非是随意,它是有理有据的事,应该是有内敛,有文化,有传承,有创新,有浪漫,有现实,有迷惘,有憧憬,有失去,有获得。诗意,就是我们生命真实的存在方式。紧接着周菲老师也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了谈自己对包容的见解,她觉得我们想包容过去和未来,想要包容多元的文化,就更要包容学生在成长中的失败和错误,这也是一种学生立场的体现。
武亚敏老师作为科学学科的代表结合本学科的特质提出了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的独特看法。她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不明显,特别体现在孩子身上,求知欲的缺乏可能会慢慢导致创造科研能力的减弱,所以她希望我们二小的学生形象应该是自然的纯净,希望通过科学领域的人文之美,让孩子的生命充满内心的意愿,让孩子的心灵同样得到一颗智慧探索的种子。
何玲洁老师举了一些数学课堂的例子表达了她的观点:让生命诗意的栖居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这是对课堂建设教师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良好意愿。诗意的课堂离不开耐心的教师,教师应该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静待花开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有研究意识以及具有教育情怀。
朱玥老师对于学校的精神“情怀、包容、超越”提出自己的看法,她个人认为包容有更多的主体,包容失败,允许犯错,包容多元文化,主体更偏向于教师,教育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为主体的,那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我们应该站在学生角度去反思去发掘对教育对学生充满激情,才真正的体现出教育的艺术和诗意,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的话,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和动机,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所以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
顾文敏老师作为英语学科负责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她觉得学生无论有任何的差异,我们都应该秉持众生平等的原则,学校精神中的包容可以换成“海纳百川”,然后拿我们学校重点打造的三大课程举例,表达了弘扬经典的重要性。
美好的校园环境离不开美术组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姚海燕老师结合这次校园文化的设计工作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努力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彰显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打造了一条自由学校文化课,传递文化,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万婧老师说到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是阳光。针对这个培养目标,她提出有关校服的一些建议,因为提到阳光我们就会想到运动和健康,结合我们学校日常的体育课活动课以及大课间这样的活动,校服相对来说就不太方便,可以尝试一下舒适的运动服,颜色鲜艳一点,展现孩子的朝气。
黄汝群老师对于学校的精神文化的关键字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她想到了毓秀、存善、博雅、达观这几个关键词。毓秀取自“钟灵毓秀”,有山川秀美,集天地之精华之意,表现学校环境美;存善是因为善良是每个人处世之根本;博有吸纳,博采众长的意思,雅就是文雅;达观代表情趣高雅,希望我们二小的孩子能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诗意成长。
最后曹丽娟老师以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理解学校的精神文化,她希望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能够从实处上去关爱我们的孩子,细节之处见真情:一顿可口营养的午餐,一句暖心的叮嘱,都是诗意教育的体现。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本次沙龙将校园文化建设论证落地于全体教师的日常研修活动,碰撞了集体的智慧火花,也深化了全体教师对新校校园文化的认知与解读。
撰稿:张娟
摄影:许阳
审核:林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