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2019年9月25日下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班主任齐聚龙娃小剧场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和研讨。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将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学生生活,开发其育人价值十分重要。本次活动由四年级组承担学习分享和课堂观摩活动,也是作为我校各年级“我爱我班”系列活动之一。
第一篇章:经验分享,提升情怀
活动伊始,四年级程杨老师从班级文化的含义出发,介绍了班级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统筹地从设计班名,班歌,班徽,班规等一系列活动入手,系统地讲述了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
接着陈莉老师从班歌文化入手,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陈老师的介绍分为班歌创作模式,班歌制定原则和班歌传播途径三个部分。班歌创作可以分为三种方式:自编新歌、借用歌名和套用歌名。班规制定原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创作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并且创作过程应该灵活多样。班歌可以传播班级精神,他们将班歌纳入班级礼仪,经常传唱,更好地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感情。让我们看到班歌在班级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朱珂侠老师在陈莉老师对班歌介绍的基础上,从另一角度以班歌文化展开交流,朱老师以《孝经》中的一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开头,论述了音乐同样有教育作用,班歌是一个班级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班歌是学校美育的必要实践,同样班歌可以增强必要的仪式感,加强班级在学生心中的位置,让班歌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之魂。
最后杨文婷老师从班徽和班规制定两方面来介绍。班徽的产生将首先是通过集体讨论,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初步形成班徽,然后通过简化和正规化图形,形成Logo的样子,最后让家委会负责制作班徽。班规的产生,首先应该确认班规重点内容,通过学生民主讨论,教师适当启发,再确定最后内容。四位老师的交流分享,让我们体会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篇章:龙娃风采,歌声飞扬
常燕楠老师和四2班学生展示了一堂“让歌声飞扬”的班队活动课。本堂课聚焦班歌甄选的主题,全班共分为6个小队,每个小队都进行了班歌展示,小队之间通过合作与分工,进行了歌词的改编。舞蹈穿插,钢琴演奏,常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亲切互动,捕捉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呈现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在展示中学习智慧合作、勇于担当,学习班级文化的内核。最后,根据评价标准,学生选出了最喜欢的班歌,全班唱响了自己选出的班歌。以班歌甄选为载体,不论是前期准备还是当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班队活动之中,并且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三篇章:思维碰撞,引领提升
课后,先由常老师就本堂课的准备与收获进行说课。各年级组聚焦班级文化建设就常燕楠老师执教的班队课展开讨论,然后进行大组交流。常燕楠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次班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方面做得非常有推进感。为了参与这次活动,学生和家长齐上阵,家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增强。课堂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小队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同时,大家讨论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如:评价标准需要先进行制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在评价环节得到实施。课堂资源的捕捉需要根据活动目标及时跟进,以便更好地和课堂环节穿插起来。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方式需要增加一些小组间互动的环节,促进生生交流,实现师生课堂的拔节生长。
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期待大家带着本次活动的收获,后期在各自的班级继续深入实践,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元的班级文化中快乐成长。
(文:郑芬 摄影: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