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爱心中队,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38位爱心队员虽然不能像太阳一般温暖人间,但是可以给身边人带来些许温暖,在这个有爱的集体中充分绽放光芒,用自己的爱心装扮校园。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爱心中队的队员们深知团结的重要性,他们组成小组,以学习张太雷等英雄任务的事迹为活动宗旨,时刻牢记少先队员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动,传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基因。利用假期,他们走进张太雷纪念馆、青果巷等场所,参加社区组织的系列活动,去寻找革命年代血与火的记忆,去感受新时代扎根于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从而牢记己任,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下面请欣赏六3中队的研究成果。
一、寻访太雷印记 触摸红色历史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历久弥新;有一种信念,辉映未来,激扬后人。踏访先辈遗迹,追寻红色记忆。2022年9月11日上午,我们小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张太雷纪念馆,开启了一场红色寻访之旅。
一走进纪念馆,大厅尽头是张太雷的半身像,背景写着张太雷革命志愿:谋将来永远幸福。大厅两侧悬挂着的红绸带,是广州起义军标志性的领巾。1989年的张太雷出生在常州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张太雷青少年时代救热切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因立志化作惊雷,冲散阴霾,改造旧社会,后将名字改成张太雷以铭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张太雷与邓中夏一起积极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张太雷被派往俄国担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带到了国际舞台。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0年,张太雷加入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之一。此后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步入二楼展厅,一张革命地图映入眼帘,旁边的张太雷则是一副书生的模样。二楼展厅的两个篇章主要讲述了张太雷在广州的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张太雷以火一般的热情投身革命运动。他主要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参加革命活动,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确立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奔走、竭尽心力。一次寻访,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宣讲,一次文化的追忆。少先队员们,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二、家书传递信念,精神延绵不绝
大家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一份家书,其残破的外表述说着几十年的风雨颠簸,其涂改的笔记抒发着内心的踌躇与谨慎。我们小队一起充分挖掘太雷档案史料资源,感受红色家书凝结的太雷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太雷的一生,感受他以身许国的满腔热情。(视频:解码红色家书)
英雄已逝,英魂长存,如同一声巨雷从天边滚过。“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张太雷用青春和热血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少先队员们努力拼搏,勇担社会责任。
三、诗歌指引少年;勇担青春使命
不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听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片段,队员们感受到了张太雷同志的志存高远、勇担重任,更感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温度。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表示敬意。
世纪惊雷——纪念革命英烈张太雷(诗朗诵)
时光荏苒,跨越百年
您那句“我愿化作震碎旧世纪的惊雷”依然回想不绝。
童年的您,谦逊孝顺,勤奋好学,穷人的苦难铭记于心。革命的火种在您心田深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走革命十月的路,才能救中国。谋将来永远幸福
这是您铿锵坚定的青春誓言。
震碎黑暗的世界,划破历史的阴霾,给沉睡的东方带来共产国际的点点星光。
您,一面广州起义的鲜红旗帜。哪里打的最激烈、最困难。您就冲到哪里。这是您振臂高呼的革命大义。这是您舍生忘死,一心为公的英雄气结。
时间永远定格在1927年12月12日,定格在了29岁,您倒在了血泊中,可您的精神却永远屹立不倒。您那一声雷动四海的誓言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您用热血书写了勇气与担当,您用生命诠释的信仰与忠诚。太雷,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革命鲜活,吾辈担当,时代新人,奋发图强。
四、学习太雷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铭记,有一种精神叫时代传承。队员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写下了寻访心语,表达内心的情感。(视频)
五、结束语
观百年风云变幻,忆往昔峥嵘岁月。红色寻访活动很快就落下了帷幕,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份份记录峥嵘岁月的历史手稿,一段段常州人“激情燃烧”的回忆,队员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了红色的种子。
张太雷同志有着“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崇高革命信仰和革命精神,他将无限的爱国情怀与有限的青春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我们少先队员也定当沿着“太雷路”不畏艰难,乘风破浪,实现理想,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