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二小的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1月1日,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研究室开展了以“好课锋从‘磨课’出,课堂香自细磨来”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朱莹老师执教四年级《直线、射线和角》一课。在对教材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本班学生实际,以“激活经验—探索本质—抽象表达”的策略,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去观察、比较,理解。从学生已有的线段知识入手,先认识射线,通过画一画、找一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射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认识直线的相关特征。最后通过对比观察,感受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朱老师紧抓直线射线和角的本质特征,在画图的过程中又使其具体化,孩子们能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钱成老师执教三年级《间隔排列》一课。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钱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教结构和用结构,先让学生观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特点,再利用已有的发现去探索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的排列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钱老师启发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式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的本质,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也能有序的观察、比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规律“两端相同,数量相差1;两端不同,数量相等”。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执教内容围绕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说课。无论是课前教研组的整体备课,还是课堂现场的调控以及课后反思,通过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两位老师都得到了真实而深入的磨练与提升。
延续教研的热情,数学教师们分设两地进行评课,大家都各抒己见。顾鹏飞老师指出,课堂中应关注每个环节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每个版块的交流是否充足,并且要避免出现两种替代:①好学生的替代②教师的替代。林浩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中对生成性资源的对比处理;在评价语方面,林老师指出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把控学生状态,贴着学生的状态走。
最后,陈建伟校长进行了高位引领,对数学课堂提出了建设性的要求:①要加强学生各项常规,包括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能力、同伴交流的意识等,并能用“我同意,我补充……”、“我不同意,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语言有效表达;②要加强教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高观点的视野下理解数学教材。
欢愉不惜时光逝,不觉中研讨活动暂告一个段落,老师们意犹未尽,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与反思中,教学研究才更具魅力。
(撰稿:章叶 摄影:章叶 审核:奚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