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精神,聚焦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为增强学生们的思维品质、综合能力,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让作业“活”起来,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精心设计了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创新作业,实现“减负增效”,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趣味认数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认识了数宝宝0-10。看,弘雅娃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在超市里、电梯里、在公园里、从站台上都找到了可爱的数宝宝呢!
数宝宝组合在一起又有什么奇妙反应呢?瞧!小朋友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把数字王国的小伙伴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又好玩的数学画。孩子们在创作数字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字蕴涵于生活的万事万物之中......
创意七巧板
二年级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块块五颜六色的七巧板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七巧板创意画的绘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造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图形拼组与位置关系研究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活中的克与千克
为了让孩子们对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有更深刻的感知,三年级组设计了一份实践作业,让孩子们放下课本,走进生活,触摸重量。通过称一称、拎一拎感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丰富孩子们生活经验,培养数感。
探寻城市建筑
学完《观察物体》后,为了真正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四年级的孩子们利用周末展开了《探寻城市建筑》活动,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探寻常州有名的历史建筑;二寻访常州有名的现代建筑。通过让学生从建筑的前面,后面和侧面等多角度观察拍照,使他们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图形王国——树叶的面积
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计算树叶面积”的活动,通过采集树叶、把它的轮廓线描在方格纸上来估计它的面积。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制作单元思维导图,结构化理解数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繁杂琐碎,同时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六年级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后,同学们都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单元知识的梳理,结合主题关键词、图画、颜色等以图文并重的方式方法创建记忆链接,及时回顾数学知识。同学们用多样化的思维结构图把自己对一个单元的习得,在丰富的颜色与结构中自由地呈现。思维导图让同学们的知识系统化、生长化,让同学们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得到了培养。寓教于乐的练习方式让数学知识潜移默化中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内化,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素养在日常中的培养与积淀。
创新作业的设计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组教师将继续开拓创新,设计贴合学生学情的作业形式,以创新作业为载体,让学生快乐成长,落实“双减”,让教育回归本质。
(撰稿 :数学各教研组 摄影:数学各教研组 审核:奚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