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万物生,教研奋进正当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打造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有幸邀请了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区教研员张丽娟校长到校进行指导。本次活动在青年工作室黄莺老师的组织下,将听课评课和交流研讨有机整合,各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周玲老师执教一年级童话类课文《树和喜鹊》。周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周老师抓住“孤单”、“邻居”、“快乐”三个词语让孩子们体会文本内容,朗读感悟。五年级的黄莺老师执教《刷子李》,整堂课黄老师以“奇”这个文眼展开教学,在理清脉络的同时更展开重点研读,再衍生写法积累。从而巩固运用,达到由点带面的效果。
基于文本的独特性,新北区教研员张丽娟校长聚焦真实情境创设与在座教师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就周玲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朱老师指出教师要关注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活动的创设:利用好课本中的三幅连环画插图,营造真实的故事情境。在情境中捕捉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品质的真实生长。
就黄莺老师执教的《刷子李》这一课,张校认为生动的情境创设可以将学生更好的带入课堂,由于学生对刷墙技艺的认知太过遥远,无法在品文字的过程中产生共情,进而达到对刷子李的敬佩之情,因此课堂活动中丰富的图片影视资料的作用下品文字,将感悟和朗读有机融合,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四年级语文老师齐聚语文学科研究室2,聚焦中段教学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讨。三年级金超老师执教的《赵州桥》,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课堂上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将知识性与趣味性高度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互动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既肯定了这节课的亮点,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骨干教师胡芝芬老师指出:教师课堂上要及时做好朗读的指导;在引导学生概况主要内容的时候要做到简洁、完整。
四年级朱柯侠老师执教的《猫》一课。朱老师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引领学生抓住猫多变的性格去体会猫的古怪,同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就《猫》这篇课文,听课教师研讨过后也纷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①课堂形式仍需要创新。②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朗读是体会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感情朗读能使书面语言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达情意的有声语。③课堂问题的提出应更加具有针对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靠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专家的引领。相信有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与专业引领,定会促进每位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