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评估组5位专家深入课堂,随机听了15节课,涵盖所有年级和学科,涉及各类教师。每一节课,灵动与智慧共生、理性与抒情共融、成长与收获兼美,深刻诠释了“向美、挑战、生长” 的弘雅课堂的内涵。
数学
顾昕老师执教《认识线段》。顾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身边常见的素材毛线入手,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线段的特点,学生在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何玲洁老师带领一年级孩子们一起认识11-20各数。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数值不同,初步感悟和理解数位的含义,培养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语文
徐佳老师执教《大还是小》,课堂情趣盎然,灵动扎实。徐老师设计“玩中学”的学习任务群,由词到句,将识字、语用表达与学科育人巧妙融合。学生思维活跃,富有童真童趣,在学习活动中既“得言”更“得法”。
顾洁老师执教《江南春》。课上,顾老师融合我校“诗意盆景”、“常州吟诵”、“诗词创作”等特色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经历“玩中学”。学生在创意表达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审美体验,更增强了文化自信。
英语
恽丽玲老师执教《Project 2 Longhu snack bar》。恽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龙虎夜里厢”的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内驱力。整节课活动结构清晰,从了解食物、制作菜单、到买卖实操三大模块层层递进,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深度学习,发展语言能力。
周敏颖老师执教《Would you like a pie?》。周老师结合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浓厚的特点,营造野餐的真实情境,贴近生活。通过自主阅读、创编小诗、对话交际、想象表演等丰富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综合
音乐王丽老师用音乐带着小朋友们走进海南黎族,用黎族特有的民俗活动“竹竿舞”贯穿始终,在律动、合作、探索中体验黎族人的风土人情、艺术文化,也让课堂中的音乐走进生活,让生活流淌着艺术诗情。
体育刘超老师带着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体验军旅生活,掌握投准本领。刘老师创造性地将雨伞、竹子、滚盘相结合,自制上课器材。在愉快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军人无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更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美术巢杨希老师结合莫奈笔下的风景画带领孩子们进入《风景如画》的世界。巢老师引导孩子走近莫奈的干草垛和睡莲,感受印象派艺术家风景画的光影流动之美。每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
科学武亚敏老师执教《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武老师引导孩子通过猜想、验证、解释原因来建构概念,再启发孩子回到生活中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质思考如何将混合物分离开来。孩子们在科学探究中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课上,万婧老师带着孩子们《正确认识广告》。万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一边逛超市一边认识广告宣传方法,组织辩论赛帮助大家掌握识别身边虚假广告的小技巧。孩子们在活动中既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更是习得了生活智慧。
信息张玲老师执教的《自动驾驶模拟》,从生活中真实问题引入,将scratch编程学习与自动驾驶应用相结合,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思维发展融入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在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项目学习的乐趣。
在《巧手缝纽扣》的劳动课上,朱莉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不同扣子的形状与扣眼位置,尝试不同的缝制方法,小小的一针一线一扣,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悟出深刻的内涵。
在心育团辅课《升级我的能力版图》上,黄莺老师带领孩子们感知三圈、认识自己的多元智能、绘制自己的能力版图、畅谈自己的优势潜能。孩子们在活动中深受启发,学会了正视自己、悦纳自己和身边的人。
许秋明老师执教综合实践《会说话的“尺”》。许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测量方法,通过估一估、选一选、量一量班级里的花草、教室长宽和走廊的长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身体”尺“的神秘;通过对“尺”的拓展,将语文积累和数学度量衡结合理解,实现学科融通。
聆课堂向美之韵,解课标内涵之意。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思考是成长中最美的样态,15节常态课,既是我校教师扎实日常教研的缩影,更是孩子们善学习、勇探究、乐创新的体现。
(撰稿:朱玥 摄影:张玲 审核:荆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