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雅美育 双减课改正当时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美术学科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重要事件:本学期美术组将围绕美术基本功以及研究艺术课程标准展开教研活动,从专业发展方面加速美术组老师们的成长。同时将围绕课题《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策略》进行教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争取5月参加区教育科研论文竞赛,6月参加区课题立项。接下来,我将会从三方面解读美术组学期计划: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背景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2022艺术课程标准》等国家文件、政策的出台,国家教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理念到方式,影响着每一名教师、每一堂课和每一位学生。
(二)学科分析
类别 | 优势分析 | 存在问题 |
教研机制 | 措施: 建立群相册,记录每次活动;建立竞赛存档,保证奖状、公示有序存档;教研组活动记录详实有序,人员安排得当。 | 需要进一步优化教研机制,确保分组教研有主题、有序列。 |
课程建设 | 课后服务课程: 创意水彩、刻纸、创意线描画、青花线描画、创意儿童画等。 效果: 从全员铺开、到精品打造、再到个性化提升,形成由面到点的聚焦,又从点到面的反哺。 | 需进一步以新课标为基础,国家文件为指导方向,建设新优质学校背景下的弘雅美术课堂。 |
教师发展 | 五级梯队:姚海燕老师获评区学带称号; 论文:姚海燕、巢杨希老师论文获区教育科研论文二、三等奖;多位老师在省级、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 课题:巢杨希、姚海燕老师微型课题获区微型课题一等奖。 | 需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教师成长的规划性和主动性,以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为目标,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潜能。 |
学生成长 | 竞赛获奖:在常州市百米长卷比赛和常州市原创绘本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 需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回答问题专业化、语言优美化;通过课后服务课程选拔训练优秀学员参加市区级学科竞赛。 |
二、学科目标
1、教研机制
·进一步优化教研机制,细化组内教师分工;
·升级学科教研机制,让教研活动细化、优化,形成有序列、长程化的完善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2、课程建设
·以美术学科弘雅课堂规程为载体,对标国家文件要求,深入研究新课标理念,“走出去”、“请进来”,提升团队课程建设效率。
·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形成序列、有效的校本课程,为学科竞赛提供良好平台。
3、教师发展
·梯队晋升:
教师姓名 | 预期结果 | 本学期努力方向 |
巢杨希 | 评选市新秀 | 区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
陈珂 | 评选区新秀 | 区基本功竞赛获奖 |
姚海燕 | 评选市骨干 | 论文发表1篇、参加区课题 |
·专业发展:
杨洁:完善刻纸课程,努力打造学校精品品牌文化。
刘紫娟:以青花文化为主题,继续完善校本课程。
4、学生培养
学科常规:优化评价机制,培养美术核心素养。
学科竞赛:常州市百米长卷绘画比赛优秀组织奖
三、研究措施
(一)积极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质量。
1.学科教研组织
教研组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美术组采用扁平化组织分工,每个人都为教研组的专业发展、学科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附:龙小美术学科“扁平化”组织分工表
常规 落实 | 课题 研究 | 资源 收集 | 新闻 撰写 | 教师 发展 | |
姓名 | 陈珂 | 巢杨希 | 刘紫娟 | 杨洁 | 姚海燕 |
内容 | 深入研究新课标,落实课堂新常规。 | 负责课题《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策略》撰写。 | 收集师生奖状,填写表格;收集精品课程内容,形成资源库。 | 安排组内新闻撰写人员;摄影;提供新闻材料。 | 为组内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 |
2、学科教研机制
基于学校弘雅教师的培养目标及梯队教师发展需求和综合组学期计划,以美术学科组活动为平台、结合新北区张志芳美术名师工作室、市区级培训、校外教研学习等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团队名称 | 成员 | 要 求 | ||
课堂教学 | 科研工作 | 成果 | ||
桃李团 | 刘紫娟 | 每年进行校级及以上公开研讨课一节以上 | 每年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团队讲座沙龙。 | - |
花骨团 | 姚海燕、巢杨希 | 每年进行校级及以上公开研讨课一节以上 | 新北区张志芳美术工作室、每年一篇微型课题。 | 7 |
青叶团 | 陈珂 | 每学期进行教研组研讨课一节以上 | 参加校级工作室获课题,成为核心组成员。 |
青叶团教师承担一次公开课和一次读书沙龙,与组内教师分享交流《2022艺术课程标准》。
同时,组内老师将承担一节校内教研课;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备课,通过周一集体备课的机会一起探讨教案,“聚焦式”说课,将《2022艺术课程标准》内化到教学目标中,提升团队教研能力。周三“主题式”观课,围绕弘雅课堂规程关键词“向美、挑战、生长”为关键词,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课堂教学活动,观课后围绕研讨主题,以“案例例举分析”为主要方式,发现课堂亮点,给出重建建议。
本学期教研活动主要依托市区级美术教研活动以及3月美术基本功比赛前期准备开展,通过“走出去”的形式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附:美术学科教研活动
时间 | 集体备课(周一上午前两节课) | 教研活动(周三下午) |
二月 | 集体备课1(2.13) 读书交流人:陈珂 交流内容:《2022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集体备课2(2.27) 沙龙主题:《2022艺术课程标准》和弘雅美术课堂规程解读 沙龙内容:交流学习新课标。 | 大组活动1(2.8) 各教研组计划交流 沙龙:学生评价维度、方式的改革 |
分组教研1(2.15) 主题内容:月能级考核事项讨论 主承担人:巢杨希 | ||
分组教研2(2.22) 主题内容:基本功训练(国画人物) 主承担人:陈珂 巢杨希 | ||
三月 | 集体备课3(3.6) 备课交流人:刘紫娟 《待定》 集体备课4(3.20) 备课交流人:姚海燕 《待定》
| 大组活动2(3.1) |
分组教研3(3.8) 主题内容:刘紫娟教研课、基本功训练(水彩场景) 主承担人:刘紫娟 | ||
分组教研4(3.15) 主题内容:基本功训练(手工制作) 主承担人:陈珂 巢杨希 | ||
分组教研5(3.22) 主题内容:姚海燕教研课、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 主承担人:姚海燕 | ||
四月 | 集体备课5(4.3) 备课交流人:杨洁 《待定》 集体备课6(4.17) 备课交流人:陈珂 《待定》 | 大组活动3(3.29) |
分组教研6(4.12) 主题内容:杨洁教研课、撰写论文(资料收集、确定方向) 主承担人:杨洁 | ||
分组教研7(4.19): 主题内容:陈珂教研课、撰写论文(开始撰写) 主承担人:陈珂 | ||
五月 | 集体备课7(5.8) 备课交流人:巢杨希 《待定》 集体备课8(5.22) 学期课堂总结 | 大组活动4(5.31) |
分组教研8(5.10): 主题内容:巢杨希教研课、撰写论文(修改完善) 主承担人:陈珂 巢杨希 | ||
分组教研9(5.17): 主题内容:撰写课题报告、提供成果汇总 主承担人:巢杨希 | ||
六月 | 新北区美术教研活动 | 大组活动5(6.21):教研组工作总结会 |
(二) 创新推进美术学科弘雅课程建设。
1、校级课后社团
创意水彩课程、创意儿童画、趣味线描画、刻纸、青花线描课程
分别由巢杨希、陈珂、姚海燕、杨洁、刘紫娟老师负责,依托国家课程,打造精品课后服务,形成良好学科竞赛氛围,培养优质学生参加市区级美术活动。
2、校外精品课程(待定)
主要有素描、软笔、硬笔书法、国画、创意手工(大墨美术)、陶艺等课程,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有效提升美术学科教师发展品质。
1、3+1教研模式
1.1、课堂教研
每学期一节教研课,周一集体备课,备课老师说课的方式完成教研活动,周三教研时间听教研课并评课。
1.2、专题式讲座
以《2022艺术课程标准》为主题,利用网络的资源,听取专家讲座。
1.3、主题式沙龙
深入研读《2022艺术课程标准》,确定一位主持人和主题,每人围绕主题围坐式沙龙,互相交流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并将沙龙的内容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2、学习资源库:重视过程资料的收集,将精品课例、论文、读书笔记等相关资料形成精品资源库,期末形成论文集、精品案例集、读书笔记集等,反馈过程,形成学习闭环。
3、专业提升
姓名 | 目标 | 教龄 | 评优课、基本功 | 参加课题 | 论文获奖、发表 | 公开课、讲座 | 同类优先 | 还需材料 |
巢杨希 | 市新秀 | 3 | 市评优课二等奖 区基本功三等奖 | 区级课题组核心成员(已过中期评估) 区微型课题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 发表4、获奖3 | 区4、校5 | 参加区工作室、获2021年考核优秀 | 教研组内开展的课题研究;市级公开课;教研组内开展的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基本功或评优课 |
陈珂 | 区新秀 | 6 | - | 区级课题组成员(已结题) | 发表1、获奖1 | 区1、校5 | - | |
姚海燕 | 市骨干 | 12 | 区基本功一等奖 | 区级课题组核心成员(已结题) 区微型课题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 发表5、获奖3 | 省3、区1校5 | 获2019年考核优秀 | 组织市区级课题 |
(四)高效提升二小学生弘雅成长质量
1、有效落实二小弘雅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系统。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新北区美术学科学业水平评价推荐表为基准,结合龙二小“文雅、智慧、坚韧”的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了龙二小美术学科学业水平过程性评价表,采用等级制。采用了以平时三次能级考核等第、幸福假期作业(寒暑假)、竞赛获奖、期末考核等第进行核算综合等第的方法,丰富和完善考核的项目,对学生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更具科学性,在实施过程中会不断观察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更优化。
2、继续优化弘雅学生的成长平台。
继续构建与优化弘雅学生的成长平台,从课后服务课程、精品社团、绘画作品展、校园文化装饰、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几个方面打造学生“活动成长阵地”。从知识、技能、专项技能三方面进行序列化的培养,根剧学业水平考核年历表,研究过程性评价与个性评价,做到赛、训、练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发展。
(1)面向全体的校内课程:首先是在落实弘雅美术课堂规程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日常教学质量的反馈,充分体现培养全体学生弘雅文化特质方面所起到的核心作用。
(2)面向部分的课后服务:有效组织好课后服务活动:创意水彩、创意儿童画、趣味线描画、刻纸、青花线描课程、陶艺、素描、国画、软硬笔书法等,形成稳定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让特色化课后服务成为部分有潜力、有爱好的学生特长养成的新天地。
(3)面向美术特长生:利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加强辅导,长练不懈,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周五) | 能级调研内容 | 调研方式 |
2.24 | 绘画 | 现场展示 |
3.31 | 知识+技能 | 书面+展示 |
4.28 | 多项技能(国画、书法等) | 现场展示 |
5.26 | 知识+技能 | 书面(机考待定)+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