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一周德育>>文章内容
国旗童声| 探寻诗国文脉,培育文化自信
——第四周五(1)中队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汝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为此五(1)中队在辅导员黄汝群老师和家委会成员的带领下以少儿玩伴的形式,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诗国常州的研究性学习项目,队员们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学习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助力常州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明·诗国来历

  “开吴之地,名士之邦”“千载读书地,东南名士城”,是人们对常州这座城市的美称。诗意江南-常州又被称为“齐梁故里、兰陵、阳湖、中吴、龙城”,还有就是—“诗国”。队员们通过寻访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州市诗词协会副主席马世勇教授,得知了常州“诗国”美誉的来历。

  寻·城市文脉

  队员们向全校发起了诗国常州研学倡议,现场还邀请到了学校领导、家委会会长、队员代表,家校社携手开启诗国常州研究项目,让更多的队员在探寻城市文脉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探·文脉之根

  一个人一座城,队员们从延陵人文始祖——季札着手,探寻文脉之根。队员们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他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却克己复礼,三让王位,封于延陵,躬耕于舜山,为常州这片土地播撒了文明的种子。

  季子作为常州的人文始祖,他的诚信精神,给常州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形成了“季子故里,诚信之地”的城市口号。

  赴·千年之约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常州第一家“季子文化“主题公园,位于常州天宁区郑陆镇的季子文化公园。公园采用春秋时期建筑风格,简约古朴,气势恢弘。西门墙上金光闪闪的“清徽绳武”四个大字,就是说季子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阻止了一场战争,也就是指大义救陈的故事。

  季扎的仁义和德行,感动了陈国一代又一代民众。在广场中央有块石碑,石碑中间刻着“德泽天下”,背面是“福佑万代”,四周则是乾隆皇帝于十六年二月十六,下江南到常州季子庙祭拜季子所写下的赞文。红领巾讲解员们纷纷当起了“季子代言人”,现场向其他队员讲起了季子“三让王位”“季子挂剑”“大义救陈”的故事,在生动的讲解中,季子厚德,诚信,守礼,清廉的高贵品行在队员的心中熠熠生辉。

  队员们随后又来到了无锡江阴申港的季子文化园,原申浦河畔的季子陵园。在这里,存留着延陵季子之墓,还有一块十字碑,队员们了解到,据说当季札病逝时,孔子专程远赴而来,为他的老师写亲手写下了墓志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人用这块十字碑来纪念这位有贤有才之人,尊称季札为“延陵君子”。文学巨匠苏东坡这样写道:“季札之贤,有以也夫!此可与知者论,难与俗人言也。随着队员们的研究不断深入,虽隔千年,季子文化却越发闪亮。

  传·季子精魂

  季子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常州人,他们给这座城市留下了精神与不朽的灵魂。在季子文化的影响下,常州先后出过9名状元、8名榜眼、11名探花、1546名进士,65名两院院士,常州的名人名士列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苏州、杭州,因此常州享有“千载读书地,东南名士城”的美名。从季子文化,经齐梁文化,唐宋学风,明清一国(诗国)五派,近现代语言学家、画家、剧作家、数学家,到常州三杰的红色文化,人才辈出,常州文脉从季子文化开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队员们纷纷立下志向,作为常州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学习季子的谦让、诚信、智慧;效法历代优秀的先辈们,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先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推进社会道德诚信建设;继承常州崇文重教的光荣传统,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培育和弘扬礼让和谐的文明风尚,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儒雅高尚的思想品行,推进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撰稿:黄汝群    摄影:杨明武   审核:黄汝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