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明城市迎检专栏>>社区组织活动>>文章内容
二十四节气|惊蛰 春雷响 万物长
发布时间:2023-03-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季琳

202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迎来惊蛰节气。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天上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亦代表着春耕的开始。

 知习俗  识三候 

三年级的弘雅少年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有关惊蛰的物候现象、风俗习惯和节气文化。

一候“桃始华”

桃花开始绽放了,满树满树粉红的桃花,灿烂如朝霞,是春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哦!

二候“仓庚鸣”

仓庚指的是黄鹂,黄鹂身体的羽毛大多为黄色,明亮如太阳,叫声清脆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候“鹰化鸠”

“鹰”泛指凶猛的大鸟,“鸠”指布谷鸟,古人认为春天的时候,鹰化为鸠;在秋天的时候,鸠又化为鹰了。当然,这是古人的想法,并不符合科学规律。

随习俗 享美味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平地一声雷,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的前身。1班同学也体验起来,在家人帮助下有模有样地点燃艾条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瞧,惊蛰节气体验玩伴团的小伙伴们也炒起了豆子,再品尝一下,真是嘎嘣脆!

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有人说“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另外,惊蛰吃梨也有养生意义。惊蛰后气候回暖,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润肺止咳。同学们纷纷动手,化作厨房小能手,既吃了梨,也制作了美味的甜品。

惊蛰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菠菜、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等食物,也可食一些应季的野菜,比如荠菜。瞧,同学们制作的惊蛰美食韭菜豆干、荠菜青团

知底蕴 品经典

惊蛰时节,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三年级的同学们制作了一张张手抄报,为大家展示;还准备了许多与惊蛰相关的诗词,为大家吟诵呢!

如果说节气是四季的注脚,那么“惊蛰”的标注一定是:

没有人能阻挡,春天如期而来。

惊蛰,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季节。

让我们听风吟,闻鸟语,邂逅最美的花开!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日子里,不负春光,不负你!

                                                                                                撰稿:季琳 摄影:各班老师、家长 审核:房丽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