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江南,诗国常州。说到常州的诗韵歌声,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三个地方——一是出过“毗陵七子”中五个诗坛巨匠的白云溪,二是“德安桥上对山歌,清凉寺里颂梵音”的南门,第三就是枕河人家、粉墙黛瓦的青果巷。
青果巷,旧称“千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 明万历 年前,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今天让我们跟随二2中队的脚步,走进这条古老的街巷。
青果巷是常州文脉之地,在这条窄窄的巷子里,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众多领域,被赞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下面让我们班的队员来介绍一下吧!
唐荆川:荆川先生唐顺之,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抗倭英雄。他苦读于青果巷,高中状元,功成名就回故里,就在这青果巷建造了一座大宅子。因“蟾宫折桂”的得意,便在这院子里种下了八棵桂花树,这处宅子便有了“八桂堂”的雅称。
瞿秋白:常州三杰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青果巷便是他诞生地。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我们现在学习的汉语拼音,就和周有光爷爷有关,他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赵元任: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故居位于青果巷16弄。赵先生也是常州吟诵的重要传人。站在这里,我们依稀能听到赵先生熟悉的声音,萦绕在耳畔。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在青果巷遇见了屠士骥爷爷,屠爷爷是常州吟诵非遗传承人,今天就让屠爷爷来给我们讲讲青果巷和常州诗词文化的故事:
青果巷是我们常州的一条老街巷,也是常州文化聚集地,这里走出了很多的名人雅士,被誉为“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常州吟诵”是用常州方言进行的吟诵。我们的赵爷爷,就是从这条巷子里走出来的。赵爷爷不仅是语言学家,也是一位音乐家,当年他远赴美国,在美国录下了很多常州吟诵的资料,发表了文章,使“常州吟诵”闻名海内外,也让中国古诗词有了更多的思想内涵。
屠爷爷是常州吟诵的传承人,今天屠爷爷还要教我们传承非遗文化。
清代常州诗人赵翼的代表作《论诗》(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语言优美、精炼,用常州方言吟诵更能体会诗人的思想境界,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常州吟诵”真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一宝啊!可现在,我们许多同学都已经不太会说常州话了,“常州吟诵”的传人也大都是高龄老者了。在时代的列车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大量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这些古老的文化精髓也不能轻易丢掉,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图文: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