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阙著名的《卜算子》,述说了一位天下之奇才的遭遇,他——就是苏东坡。苏东坡仕途坎坷,他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从大宋帝都开封一路贬到海南,他贬一路,吃一路,无论多穷乡僻壤都能发现美食。所以他还是一位厨艺极高的吃货,是历史上首位开创了东坡肉、羊蝎子等吃法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菜肴”之“东坡肉”。请欣赏视频“知来历”和太阳花红队合作的讲故事。
【第一篇章:知来历 讲故事】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像过去一样赞扬他。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哦,原来“东坡肉”还有这么一段来历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听说,新北区薛家工业园区有一家酒店叫“东坡大酒店”,太阳花黄队还特意前去进行了实地考察与采访,大家快来看看吧!
【第二篇章:访新北“东坡大酒店”】
黄队成员实地考察、采访视频“东坡大酒店”及小队苏轼诗词《水调歌头》现场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篇章:学做法 诵诗词】
猪肉颂 (宋 苏轼)
生1: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生3: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生5: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生7: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
生2:洗干净锅,放少许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
生4: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生6: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却贱得像泥土一样;
生8: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第四篇章:乐烹饪 享美食】
苏东坡在艰辛的日子里,他津津有味地研究着食谱,他发明了:1)东坡肉 2)东坡肘子3)东坡豆腐 4)东坡凉粉 5)东坡鱼 6)东坡饼7)东坡羹 8)东坡生蚝 9)红糖软粑 10)东坡酥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
【尾:东坡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许多人觉得苏东坡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他真真切切地在这个国度存在过。说诗词,他的“明月几时有”被人们当歌唱,他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说政绩工程,他有“苏堤”,说吃食,他有著名的“东坡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一分子,苏东坡身上彰显着中国精神。 因此,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东坡文化,学习东坡文化中的人生哲学、治国理政的智慧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