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一周德育>>文章内容
国旗童声/ 品人间烟火 尝生活百味——遇“稻”一粒米
发布时间:2023-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金超

      品人间烟火 尝生活百味。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让我们一起,遇“稻”一粒米。《说文解字》中说,“米”就是谷物成熟的米仁,像围着穗梗的众多籽粒。大米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看看它都有什么秘密吧!

  追根“稻”底

  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是怎么来的?瞧!老师带来了一束金灿灿的花,队员们十分好奇,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花呀。这叫稻穗,上面结满了金黄的稻谷,轻轻把稻谷剥开,雪白的大米脱壳而出啦!看着这一粒粒大米,队员们有好多问题想要一探究竟。

  原来大米脱壳之前叫稻谷,而稻谷就是水稻的种子。水稻较早出现在中国湖南,在中国已有一万多年的栽培历史。好高温,喜潮湿,大多生长在中国的南方和东北。 那水稻是如何生长的呢?

  我是一粒饱满的稻谷。在播种前,我浸泡在水中,这样更容易萌发。到了桃花梨花盛开的时节,我撒进又软又潮湿的田地里,很快就会长成一株健壮的秧苗。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我慢慢长出了4~5片叶子。不断长出新株,越来越强壮。

  到了大暑,我的头顶开始开花啦!一株稻穗能开出两三百朵小花呢。雄蕊上破裂的花药,会把花粉散落在雌蕊上,小花授粉成功后便关闭稃壳,开始静静地吸收养分来孕育种子,这时候的我需要很多水分来生长。立秋节气后,我就长成一株成熟的水稻了。

   稻谷是如何变成米粒的呢?古代的稻谷,是带着稻壳储存的;人们需要煮饭的时候,就把稻谷倒在一个石臼里面,用木杵捣,让米仁跟稻壳分离,这一劳动过程就叫“舂米”。到了现在,稻谷被收割下来后,就要及时脱粒,将谷粒和茎秆分离,脱粒后的谷粒,需要及时晒干。

  用机器将谷粒的壳皮去掉,再筛掉杂质,才能得到一颗颗洁白的大米。脱去外壳的我白白胖胖,洗净后放进电饭锅混合水熬煮,就是香喷喷的米饭啦。

  小小的一粒米,也有无穷的力量。你知道一粒稻谷能收获多少大米吗?

     大米有哪些种类呢?大米主要有三大类别,人们最常吃的叫粳米,短又圆。另一种叫籼米,细又长。第三种叫糯米,粘性强,用来做粽子、烧卖、汤圆等美食。大米除了做成白白的米饭,还可以七十二变,看看队员们的巧手,把大米变成什么样的美味佳肴吧!

  恰“稻”好处

  美味米制品。

  品味米贴画。

  大米不仅仅可以做美味佳肴,还可以做成艺术品呢,巧手龙娃再次上线!我和小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动手画一画,盘一盘,贴一贴,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就诞生啦!

     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大地上,繁衍万物生机。

  一粒粒大米粘贴在画板上,绘就天下粮仓!

   趣味米实验。除了品尝美味的大米,欣赏美丽的米贴画,大米还有神奇之处呢!我们来变个小魔术吧!

  说“稻”做“稻”

    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米。茫茫千年,历代诗人咏唱稻米的诗词不计其数。

  瞧!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荡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这正是...

  齐: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金黄的稻花,朵朵温情,粒粒香浓,这正是...

  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雨沙沙,溪水淙淙,风声阵阵,稻米飘香。这正是...

  齐:雨馀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

    华夏文化之所以能星河璀璨,是因为有古圣先贤,而我们今天的米饭之恩,不得不提到世界杂交水稻第一人——袁隆平爷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光盘行动引领新食尚,唱响节约之风,从爱惜每一粒米开始。

  学生表演《听我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